
AnCo2626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 為啥B到2000rpm, A可以同時到4000rpm
因為A車改了輕量化飛輪

abc630 wrote:
多出來的馬力?
你讓我想到一個例子:
客戶:老闆!我電腦的POWER是2000W的,為什麼我開機之後只有吃到500W,剩下的1500W跑哪去了!!?
老闆:@#%$^$%^&Y%$^.............(謎:你怎麼不乾脆問電腦沒開機時,2000W都跑哪去了...囧)
這樣不知道有沒有讓您清楚一點?
abc630 wrote:
針對版主開的標題,再補充一下:
1.馬力決定極速
2.扭力決定加速度
3.轉速決定速度
就是這樣而已
josephyen wrote:
abc630 wrote:
我舉的例子是在討論效率?那我只能說,會看成這樣的人,悟性太低。因為引擎的輸出馬力,是取決於當下的負載條件,這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想通過,或者是腦袋轉的過來。
那請解釋當下負載條件。
abc630 wrote:
你的第二段偏得有點離譜,請解釋
1. 功率並非動能,不是描述速度行為,而是能描述速度變化量
=> 這段話是誰告訴你的?
那不如討論「在車子上,引擎的輸出功率就是就是在描述車子的速度行為,不是加速度行為。」這句話是誰告訴你的?
排除阻力的狀況,功率明顯跟當下速度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是直接跟加速度有關。
為何考慮阻力後,卻跟加速度無關了?
依照你所說的話,我認為你把功率和動能混淆了。
abc630 wrote:
2. 所以 0 功率就足以讓物體維持速度
=> 你要這樣講勉強可以,正確的說是0功,既然功是0,那單位時間所做的功,也就是功率,當然也等於0。
功率是一個瞬間的狀態,而功是一段時間的能量差異。
如果你先加速做正功,再減速做負功,回到原速度,儘管結果是功為 0,但是速度並非是維持狀態,所以你不能說 0 功等於維持速度。0 功率才能說是維持速度。
abc630 wrote:
3. 所以引擎所輸出的功率被這些抵消後,剩下的才能轉變成前進的施力,才能轉變成加速度。
=> 引擎輸出的功率抵銷後,功率轉換成施力?你是怎麼轉換的?你又說,"轉變成前進的施力,才能轉變成加速度",那不就是加速度與施力有關嗎?還是你要說力跟扭力除了旋轉跟直線外,還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嗎?扯單位?扯公制英制?
加速度確實跟施力有關,這也是我原文中推論的起頭。我開頭就講的 F=ma 以及 τ = r * F ,就是從加速度 -> 施力 -> 輪胎力矩一路開始推論的。
至於你的疑惑,依照前面得到的式子
F=k*power/rpm
功率就是如此轉換成施力。
但由於風阻、輪胎阻力的存在(其他更小的因子先略過),施於車子的力總結為「輪胎施力 - 風阻施力 - 輪胎阻力」。若合力大於 0 ,車子為加速狀態,合力小於 0,車子為減速狀態,合力等於 0 ,車子為等速狀態。
極速,發生在合力為 0,加速,發生在合力大於 0。所以說「加速看馬力,極速看馬力」是非常合理的。當你同意極速看馬力的同時,否定加速看馬力才是不合理的。
abc630 wrote:
4. 當引擎的功率會被這些阻力完全抵消,就代表無法再加速,也就是極速的狀況。
=> 既然引擎的功率被阻力抵銷後,無法再加速,那你不就是再說功率(馬力)決定極速嗎?那為什麼先前還要說我誤導別人?
我從來都沒有否決馬力決定極速。
abc630 wrote:
第三段,我看到你說"油門沒採滿的狀況"這句話,我就看不下去了,你倒底是要不要討論扭力與加速能力的關係?還是要討論大腳踩油門還是神之腳踩油門對加速能力的關係?
第三段是額外的討論,並非回應你。
josephyen wrote:
abc630 wrote:
1. 何來自打嘴巴?你喜歡選擇性健忘,我一點也不意外,我想這也是這棟樓能衝到30層的主要原因,打迂迴戰+無窮迴圈。
我只能說,真的很會扯。
我沒有選擇性健忘,是你對我的說法理解錯誤。
衝到 30 樓是因為經過這麼多討論,還有一方沒有被說服。
辯不過人,就玩人身攻擊,你會比較快樂?
abc630 wrote:
2. 剛剛你舉的例子,裡面沒有提到可以描述馬力或功率的東西,那為啥你可以做出一樣快的結論?
我直接由輪上扭力得到結論。 至於輪上扭力如何從馬力或功率得出,從開樓的原文就已經說過,這棟樓我已經反覆說太多遍了,根本不需要複述。這一點一直都是我推論的重要過程。
abc630 wrote:
. 倒底是因為看不到輪胎上的扭力,所以就可以大主大意的說加速看馬力,還是基於物體運動的原則,做出加速看扭力的結論?
看不懂你在說什麼?「加速看扭力」向來就不是我的結論「加速看輪胎扭力」才是
至於馬力和輪胎扭力的關係,上面我已經說過,我已經回復太多次了。
josephyen wrote:
何來不合理?若你說2...(恕刪)
meridian wrote:
對啊, 所以再反過來想, 車速最終會達到定值的原因是什麼? 不就是各種阻力與輪上扭力達成平衡嘛?
那為什麼馬力高的車子可以開得更快? 開得更快不就要有更大的輪上扭力來與阻力達成平衡嗎?
但是再仔細想想, 達到高速的要求似乎只有馬力(不管哪一派的人都認同此點)
但達成高馬力卻有兩條路
1. 高轉速低(曲軸)扭力
2. 低轉速高(曲軸)扭力
顯然認為扭力才是加速原動力的人, 沒辦法解釋高速需要比較大馬力來維持速度的現象
畢竟馬力可以透過適當的變速箱減速比, 轉化為輪上扭力來維持車速
但只有大曲軸扭力, 若轉速低得太過誇張, 不見得可以產生大輪上扭力喔
abc630 wrote:
針對版主開的標題,再補充一下:
1.馬力決定極速
2.扭力決定加速度
3.轉速決定速度
就是這樣而已
josephyen wrote:
許多人可能有疑慮的是,對於
車A: 5000rpm 140ps, 20kg-m
車B: 2500rpm, 140ps, 40kg-m
這兩類的車,是否車A這台的起步加速就比較弱?是否當車B已經到達最大馬力的 2500rpm 時,車A 還在2500rpm,馬力卻小於車B,也因此起頭的時候輸了車B?其實答案已經在我先前給的圖中了,而這個問題用輪上的扭力會更好說明。
下面為引擎的力矩-轉速圖,紅線為車A,藍線為車B。
按這裡檢視圖片
兩台引擎分別經過 2:1 和 1:1 的終傳比。對於 2:1 的終傳比,轉速會減半,而扭力會加倍,也就是套入 y_new = y(2x)/2 。對於 1:1 的終傳比,曲線不會變。於是,傳達到輪胎的力矩-轉速圖如下。
按這裡檢視圖片
沒錯,兩台車有相同的輪上力矩-轉速圖。兩個曲線完全重疊了。
輪上力矩可由 tau=F*r 以及 F=ma,直接換算為加速度
a = tau/(m*r)
輪上的轉速可由 velocity(每秒公尺)=rpm*2r*pi/60,直接換算為速度
假設兩台車輪胎半徑、車重相同,m, r 為常數,這張圖便可視為「加速度-速度」圖。
於是考慮一檔的狀況,由 0 km/hr 開始加速,中途不換檔。依據這張圖,在任何時刻,兩台車的輪子會同時到達相同的速度。所以兩台車其實會一直保持齊頭的前進,沒有誰輸誰贏。當車B 的輪子到達 2000rpm 時,車A的輪子也會到達 2000rpm。對於車B,輪子在 2000rpm 的時候,引擎是 2000rpm,然而對於車A,輪子在 2000rpm 的時候,由於 2:1 的終傳比,引擎是 4000rpm。沒錯,當車B 的引擎達到 2000rpm 的同時,車A的引擎也達到了 4000rpm。
由這個例子,可以看出 2500rpm, 40kg-m 與 5000rpm, 20kg-m 的兩種車子,起步加速有可能平分勝負。並不是 2500rpm, 40kg-m 必勝。要看扭力值在轉速上的分佈,不能單看最大扭力值的高低。而車廠會視扭力值轉速上的分佈,給予車子適合的終傳比和變速箱各檔齒比。
當然這兩條扭力曲線都是特別設計過,以方便說明,並不等於柴油、汽油車的真實狀況。拿出真實的柴油車、汽油車的扭力圖,以及他們的終傳比、齒比,或許就能說明為什麼很多人有柴油車低速時加速較快的感覺。以及電動車起步加速較快。
concall81 wrote:
樓主設定的不合理終傳...(恕刪)
Cloudy Shiau wrote:
感謝回覆
查了些馬力和扭力的基本解釋(英文網頁)
馬力和扭力的差異
馬力和扭力的關係
好像沒有像現在討論的把二者分開
簡單敘述一下好像就很清楚
(其實某樓應該有提,但後來都淹沒在一堆「公式」中)
可能現在熱烈討論的都比較深入吧?
國外也有人有相同的問題
馬力、扭力和加速
而他的答案是「扭力」![]()
![]()
但要注意的是「扭力是輪上扭力」
而完整的答案是「馬力」![]()
![]()
因為馬力包含不只是引擎扭力還包含汽車施以地面加速的扭力
忽然覺得名詞上的執著有點![]()
台灣大概太喜歡二方惡鬥了
dancingra wrote:
依樓主的解釋, 由輪上扭力來看這件事, 就是合理的了; 這是一個理想的線性轉換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