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搶先試乘]台灣高鐵300km/h初體驗

Violin wrote:
因為家裡離高鐵其實滿...(恕刪)


最近的試車,應該都是全速在尬車!之後通車後,應該不會比現在還要吵!今天還有新聞,張榮發從左營搭到板橋,全程才花了74分鐘!!
kevine wrote:
補充以下幾點1.日本...(恕刪)


我以前上課的老師 也是高鐵探索館的館長 蘇昭旭先生
上它的課 他有說過
台灣的高鐵會因為 軌道和機電系統並非同系(也就是大家怕的日系vs歐系)
老師說軌道和車輪接何處稍稍有點差異 短期看思乎不影響行車
但是不曉得長久會怎麼樣~~

蘇昭旭 先生 對台灣鐵路非常了解 亦是一位上課超級生動的好老師
聽他訴說過台灣鐵路的歷史 蠻有趣的!!

alexfann wrote:
我以前上課的老師 也是高鐵探索館的館長 蘇昭旭先生
上它的課 他有說過
台灣的高鐵會因為 軌道和機電系統並非同系(也就是大家怕的日系vs歐系)
老師說軌道和車輪接何處稍稍有點差異 短期看思乎不影響行車
但是不曉得長久會怎麼樣~~


蘇昭旭說的話,聽聽就好,不必當真。

台灣高鐵軌道所使用的鋼軌,也是日本標準規格的 JIS60 斷面,跟日本新幹線是採用相同的規格。

蘇昭旭是一個十分成功的鐵道趣味書籍作家,但基本上對於鐵道的機電與軌道系統,他的程度就只有一般鐵道迷的水準而已。
sentrads wrote:
蘇昭旭說的話,聽聽就...(恕刪)


您上過他的課 還是您認識他阿?!
他如果不熟可以當上館長 @@
詳情到底如何阿 ?! 他真的不算專業的阿?!
車站區域及所有主線道岔區都是使用德國的Rheda軌道,不是全部使用日本鋼軌,所以會有不同軌道介面的接縫問題!!




hthhthyyyy wrote:
車站區域及所有主線道岔區都是使用德國的Rheda軌道,不是全部使用日本鋼軌,所以會有不同軌道介面的接縫問題!!


在 Rheda 軌道部分,鋼軌也是採用 JIS60 規格,並且為了與新幹線軌道規格(軌距於鋼軌頭頂面下 14mm 量測、鋼軌內傾角 1/40)一致,Rheda 軌枕的規格也經過修改,在原廠的設計上這批 Rheda 軌枕就是特別對應 JIS 的規格,而非歐陸常用的 UIC 規格。

另外在主線道岔部分,鋼軌雖然是由歐洲的鋼鐵廠所生產,但是還是依照 JIS60 鋼軌的斷面去製造,再交給道岔製造廠商加工組裝成為道岔運交到台灣來。

目前就設計文件與現場施工情況看來,在日本式版式軌道 J-slab 和 Rheda 軌道,與 Rheda 軌道與道岔區之間的介面,並沒有鋼軌規格不同造成的接縫問題產生。
alexfann wrote:
您上過他的課 還...(恕刪)


我前面說過了,蘇昭旭是一個很成功的鐵道趣味書籍作家,他在鐵道旅遊、攝影、以及鐵道散文撰寫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功力,在鐵道迷之間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因為這個緣故,他受到高鐵公司聘用為高鐵行動探索館(註)的館長,巡迴全國各地,擔任替高鐵宣傳的任務。

重點是,他既沒有去過高鐵軌道工程興建的現場,也沒有研究過高鐵軌道的設計文件,他有什麼根據去說軌道是採用歐規設計,還推論出"軌道和車輪接合處稍稍有點差異",甚至把這個缺乏實據的推論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們?

至於我和蘇昭旭是否認識與否,並不能改變蘇昭旭對鐵道車輛機電與軌道技術缺乏認知的事實。但我還是可以告訴您,我和蘇昭旭 1997 年就認識了,彼此間雖沒有深交,但是蘇昭旭的行事作風,比較資深的鐵道迷之間時有耳聞。我只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註:高鐵公司成立過兩個高鐵探索館,本館設立在竹北高鐵新竹站前,鐵道迷戲稱為"大帳篷";蘇昭旭擔任的是行動探索館的館長,行動探索館是高鐵公司改裝了三輛大貨車成為行動展場,到全國各地展出藉以進行宣傳。目前行動探索館已經裁撤,蘇昭旭本人亦已經自高鐵公司離職,回到成大交管所博士班就讀。
各位大大談了胎灣高鐵這麼多,

或許各位大大還不知台灣高鐵已破金氏世界紀錄,

只是台灣高鐵還未申請,

那就是台灣高鐵是全世界最長的橋樑,

長約150Km,從彰化八卦山出隧道到高雄的仁武,

應該給以鼓勵吧!!
請教一下:
軌枕的形式不同,不會產生一個差異點嗎??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次有高鐵系統採用這種接法!之前某週刊報導:道岔的鋼質不是採用日式的鋼錳合金,如果如此的話,會不會有任何不良的影響??
hthhthyyyy wrote:
請教一下:
軌枕的形式不同,不會產生一個差異點嗎??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次有高鐵系統採用這種接法!


就我讀過的軌道設計文件,Rheda 軌道系統已經針對新幹線的軌道系統進行修改,從目前的試車結果看來,軌道形式的不同對行車安全與乘車舒適感並沒有影響。

hthhthyyyy wrote:
之前某週刊報導:道岔的鋼質不是採用日式的鋼錳合金,如果如此的話,會不會有任何不良的影響??


日本新幹線所用的道岔,並不是全部由錳鋼所製成,而是大部分以鋼軌加工組合而成,只有在岔心尖端部這一小部分是以錳鋼製造。

錳鋼的優點是耐衝擊,並且有加工硬化的特性,經過列車車輪反覆輾壓之後表面硬度會提升,但是缺點是加工性與焊接性很差。而近代鐵路列車的設計趨勢是輕量化,尤其高速鐵路是客運專用鐵路,列車載重比貨運鐵路小很多,這個時候岔心部分使用錳鋼的優勢並不明顯。因此替台灣高鐵生產主線道岔的德國原廠,在生產高速鐵路用的道岔的時候,改採用一般鋼軌組裝岔心,並且施加熱處理以提高岔心硬度。

只要確實依照德國原廠的規範與建議來進行道岔的維修,我不認為會有什麼立即的安全問題。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