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開過AWD,一切都回不去了……


cchsux wrote:
做人不能這樣,說話...(恕刪)


哎呀!要走啦?
我還以為你真的懂F=uN呢?


原來只為大家帶來了FUN啊?
bambochen wrote:
哎呀!要走啦?我還...(恕刪)


哈哈...我是不懂F=uN,所以也從沒主動去提!(那則是回應你的FUN,您又自打嘴巴了...才說完)

但就算不懂,也不必像你在這裡被打臉打成這樣~還在繼續討打^^實在超人~

不過,小弟打累了...我看,就換人打吧! 小弟樂當觀眾呢~

你這種小學生,當九觀鳥的伎倆還是少用為妙...誠心建議! 至少要保有人格吧...唉




cchsux wrote:
哈哈...我是不懂F...(恕刪)


不懂還好意思出來講那麼久
不懂還能打人臉喔?

真是自我感覺太良好啦!
光用 F=uN 是無法算出一台車子的 traction 的,

traction 的來源是有效的 engine torque,

"物理學家wannabe" 好像缺了一條公式.


不管是 濕地/雪地/砂礫/4x4,

只有在引擎持續輸出下,

awd/4wd 才會帶來好處,

這個好處是什麼, 大家各自解讀我尊重,

畢竟每個人的駕駛技術不同,

但在這邊傳遞錯誤的觀念, (例如 awd可在濕地巴 2wd之類的)

讓開 awd/4wd 的人產生過度的自信就不太好了.


jacjan wrote:
光用 F=uN 是...(恕刪)


誰跟你傳遞錯誤的觀念?口口聲聲用賽道上的現象,強調2WD在濕地比AWD更快的不是你嗎?你會先害死那些2WD+ESP的吧? 現在是怎樣...做賊喊抓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lnw2SUgY6U

你可以多看幾次...在濕滑路面,AWD+VDC就是巴死2WD+ESP(請跟我念三次)~而不需要有賽車手的技術!

反過來說,就是在同樣的情境下,"一般人用AWD+VDC就有更好的操控與安全","不是要鼓勵AWD就可以為所欲為"~(請再跟我念三次)

如果英文聽不懂,還有文字版的http://www.digitaljournal.com/life/driving/cnet-tests-if-pseudo-awd-cars-live-up-to-the-hype/article/426977

如果英文也看不懂,那我翻譯結論給你看
The consensus from all three drivers is the stability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modern cars come with significantly help navigate lousy road conditions. With each obstacle, the systems kept the car responding accurately. But when it comes to the drivetrain itself, AWD gives the best control at high and low speeds. Although there are a few drawbacks to AWD, if you live or travel in temperamental weather, then that’s your best bet for a safe ride home

(大意是:即便AWD並非完美無缺的傳動系統,但在惡劣環境與路況下,AWD+VDC相比FWD+ESP/RWD+ESP確實擁有最佳的操控性,不論是在高速或低速. 如果你生活在極端氣候環境或者將行經類似地區,那麼AWD+VDC將是幫助你安全返家的最值得投資)


再加上ARTC對AWD/4WD的說明 http://www.artc.org.tw/chinese/03_service/03_02detail.aspx?pid=1453

優點: 3.提升高速過彎的"抓地力","循跡"性能強

另外,針對上述所有...應該不需要動用到物理學家吧? 我一直以為這是物理"常識"呢! 呵呵...

可能是兩位的資質異於常人,連這種常識也要找物理學家來教,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呢^^

ps.技術? 你早說你技術好,可以cover一切,就不用跟你扯那麼多了!不是嗎?沒有人會質疑你的技術啦~安啦…反而你扯完,別人還更懷疑你的物理常識呢…何必呢?

我什麼時候? 你哪隻眼睛看到我說要用F=uN來算Traction了? 就算沒有常識也不用造謠生事啊…就不能高尚點嗎?(有時還真懷疑兩位是雙胞胎呢?)






cchsux wrote:
誰跟你傳遞錯誤的觀念?口口聲聲用賽道上的現象,強調2WD在濕地比AWD更快的不是你嗎?你會先害死那些2WD+ESP的吧? 現在是怎樣...做賊喊抓賊?

大家講的抓地力是指 grip, 輪胎當下本身的抓地能力
而不是作用於接觸面上的反作用力

引擎再有力, 煞車再強, 底盤再好, ABS, TCS, VCD 有的沒的
頂多只是讓你更接近 100% 的利用 grip

在入彎, 彎中, 出彎, 四個輪胎的 grip 是怎麼被使用
其它還有負重移動, 車線, apex 位置等延伸課題
會開車的人自然懂
不懂的話跟你說也沒用, 因為你根本就沒概念
別指望大學教授會教這些

cchsux wrote:
再加上ARTC對AWD/4WD的說明 http://www.artc.org.tw/chinese/03_service/03_02detail.aspx?pid=1453

優點: 3.提升高速過彎的"抓地力","循跡"性能強

這是錯的
要提高整體 grip, 要高速過彎穩定, 就去裝個好點寬點的輪胎
因為過彎要穩, 輪胎當下的 grip 要足夠提供橫向力
增加推力只會增加合力, 增加 grip 的需求

至於開 RWD 只敢用到 50% grip, 開 AWD 就敢用到 80%...


cchsux wrot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lnw2SUgY6U

你可以多看幾次...在濕滑路面,AWD+VDC就是巴死2WD+ESP(請跟我念三次)~而不需要有賽車手的技術!

你可以再多看幾次
整個測試本身就不嚴謹
輪胎跟尺寸本身就已經不統一...
最大的參考價值在於同一台車 TCS on/off 的差異

另外賽車手最大的本錢不是技術
而是時間經驗累積出的強大分析, 判斷和執行能力
如果眼裡只看得到技術, 那你真的差遠了...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inunu wrote:
在入彎, 彎中, 出彎, 四個輪胎的 grip 是怎麼被使用
其它還有負重移動, 車線, apex 位置等延伸課題
會開車的人自然懂
不懂的話跟你說也沒用, 因為你根本就沒概念
別指望大學教授會教這些

要扯這些為何不另開個主題
會不會開車如果也要一併討論
那無庸置疑一定是口才好的人最會開車
換寬胎增加抓地力好像連不會開車的人都知道
不管FR FF AWD都一樣
inunu wrote:
另外賽車手最大的本錢不是技術
而是時間經驗累積出的強大分析, 判斷和執行能力
如果眼裡只看得到技術, 那你真的差遠了..

如果這不叫做技術,那什麼才是技術
哈哈...就說自認技術好,或者雨天不開車出門的~其實這棟可以跳過啦!!!

倒是...大學學費不便宜,怎麼會有人繳這麼多錢請教授教常識呢? 怪哉?

inunu wrote:
大家講的抓地力是指...(恕刪)


是是是...你最懂,你開車技術最好^^

正因為我們這些凡人...沒有像您神一樣的天賦,

所以才有需要在這裡討論所謂汽車的主被動安全裝置,不是嗎?



您又何苦專程下凡來被打臉呢? 這裡不是車神該來的地方啊...哈哈~

隔壁有電玩版,卡通版,單車版,醫療版...都是您可以更展現神蹟的場合呢^^

不考慮一下嗎?



等一下....我看您發文的時間 07:31,莫非...您剛送完豆腐回來? 大驚

(媽啊...我遇到偶像了! 活生生的從卡通裡走出來在我眼前的電腦...
光從文字我就可以確認這是偶像本人...絕對不會錯的,我真是太幸運了^^)
bambochen wrote:
這是從你的貼的ARTC連結完全的Copy & Past來的
ARTC的敘述是維持在抓地力極限之下的條件
他是以"控制"的方式來思考,並沒有寫錯


我想你只是從字面上來解釋ARTC的內容

並不瞭解其真實意義

事實上是不能解釋為"控制"

而是"限制","承受"或"容許"

這在力學是前幾章的內容(力的分析)

請問

bambochen wrote:
簡單說
兩台車若是車重相同,輪胎型號規格胎壓都一樣
理論上抓地力就會一樣
(市售車的空力影響不若賽車那麼大,因為運作速度不同)
因為抓地力是胎給定的,而不是傳動系統



bambochen wrote:
另外你舉的例子也真是不倫不類
RWD跑車燒胎起步,很明顯的是後面沒有抓地力,前面有抓地力
一個是已經超過抓地力極限在空轉了,一個是連驅動力都還沒有......
套用ARTC的論述
後輪縱向力已經過大,前輪縱向力還很小
這有甚麼問題??



同一輛車,受的車重一樣下,為何會有前後輪抓地力不同的現象發生?

bambochen wrote:
車輪滾動方向之驅動力,不代表該輪即為驅動輪


如果 縱向力不同 不因驅動力影響,那會是受甚麼影響?

不會覺得上面說的有點矛盾嗎?

那是不是你也認同 從動輪,驅動輪 所對應的抓地力會不一樣?

bambochen wrote:
簡單說
.............................
那可能要重新好好讀一下物理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