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6

更新:國外機油發展現況及趨勢討論,飛踢台灣神油的假象及技倆~~


tentec wrote:
歐洲油根據以下資料可...(恕刪)


感謝您提供的資料,讓我有初步的瞭解。

想再請問不同品牌同樣番數的機油,要如何去查出彼此間基礎油的差異?
例如同樣號稱全合成的5w-30 機油,要如何知道它是用哪一種基礎油 ?
【Group III 的VHIV(XHVI)的基礎油或 Group IV 以上的基礎油】

謝謝。
angle2000092000 wrote:
原廠手冊寫不能用薄油的那就是台灣機油很暴利政府又不管
相信的就聽吧(恕刪)

臺灣K公司機車手冊它有寫機車可以用5W30~15W40
只是新版的手冊特別寫5W30是VJR110或many110專用



但很逗的是..
為啥VJR110特別推薦專用5W30 (但還不是一堆VJR車主(多數是屁孩)用5W50)
其它車種就是建議使用15W40
VJR也是氣冷~也是高轉速~也是在臺灣這酷熱的國家騎乘使用~

故我猜測是臺灣機車公司為了要保障臺灣機車保養廠賣機油的利潤~
還是有網友有更明確的看法願意指教?
因為畢竟是臺灣公司~臺灣產物~該公司賣最貴的機油也是5W50
有此連想~很合情合理並無不妥吧?~

但臺灣機車車友又特愛用5W50~10W50~15W50?
為什麼普遍愛用XW50卻又普遍質疑5W30對氣冷機車的保護力
故來討論此現象而已

純粹討論機車是否適合使用5W30而已
並沒有說網友機車就一定要使用5W30~因為XW40是機車使用最多的番號
只是5W30在機車使用上~一直有頗多爭議~又有網友特別問到~故特別討論到
我相信動力室的網友們~還是會騎到速克達吧?

我覺得GN大不相信可以不加入討論~但要回文指教我希望可以聽到閣下高論
如可以舉證VJR110引擎是否有特殊設計等等...
或合乎常理之判斷

toyulong-二代目 wrote:
你說以cc數做區分,...(恕刪)


簡單的說
Kymco對於說明書上的資訊做更新,這是好的作為
但是就它說明書上的這個更新資訊,所用的文字敘述,它似乎就是只針對一般的速客達
以125cc做分水嶺
超過125cc,它就推薦用xW40的機油
未達125cc,它就推薦用xW30的機油

那就我的認知推斷,這樣的劃分方法不太完善
如果他改用水冷和空冷區分,會不會比較合適!?

至於機油的該怎麼選購,我真的不打算多講,爬文這種事情是自己的事...
看完不懂在提問,還比較讓人有『想回答』的意願

至於更稀的機油xW20,有沒人有要分享一下在機車上的使用心得
我不敢拿我的車子賭,我很愛惜它
xu.6 wrote:
至於更稀的機油xW20,有沒人有要分享一下在機車上的使用心得(恕刪)

我早期在這樓有分享過
那時候我是加在改裝瘦競戰上
63缸 有拉曲軸~全套改的~有裝油冷
幫我改裝的技師看我加5W20機油~看傻了眼

但因為價錢還有部分失油的情況 (改缸機車~吃機油有時難免)
故使用了8個月後~改用5W30~車況都很好~但有車友想買~還有老婆在該該叫~(改太多~車會震~)
就賣掉了

現在我的賤駒RCK180則是去年8月買到現在~旅程數目前2萬4千多
都是用5W30 (前3000公里還是用5W20~無失油情況)
傳動有調整過~全套換~起步轉速會拉很快~一樣夏天照常用5W30~假日單程破百公里是家常便飯
大概都是2000多公里換一次機油
敗就是敗在從來沒載過學妹

前陣子我殼牌改換成EP 5W30
因為EP 5W30比較便宜

toyulong-二代目 wrote:
臺灣K公司機車手冊它...(恕刪)


我看法很簡單,前面也都說過了
就是什麼樣的鳥玩什麼東西,
我確定看見有人一直堅持機油越薄越好,管你什麼鐵缸車老爺車
只有薄油才是世界潮流,厚油只有不懂的人在用
至於是哪位我相信隨便翻兩頁就很清楚了
也許你沒這樣說,因為說真的我沒一篇篇仔細看

toyulong-二代目 wrote:
我早期在這樓有分享過...(恕刪)


水噢,有圖有真相

這兩款油,用在Racing King 180的失油率大概如何呀?

像我G5 現在四年也才騎25000公里多
前8000公里都用FK 20W50 (都給車行換最便宜的油)
後來改用Chevron 5W40 (自行換油)

Chevron 5W40 每次交換量800cc下去,1000公里換下來的時候,都大概會有50cc~100cc的失油

toyulong-二代目 wrote:
我早期在這樓有分享過...(恕刪)

敗就是敗在從來沒載過學妹


這真是個殘酷的事實...
可以告廠商廣告不實嗎!!!?
幾秒前遇到同事他騎野狼125
聊到機油,他說原廠是指定20w50的
他說野狼的機油跟變速箱油是一體的所以機油一定要吃這麼厚,對機車沒研究,上來問一下
整理一下各黏度的適用族群

10W-60 引擎已損壞,導致嚴重吃機油,又不願進廠維修,勉強拖命用

5w-50 多用於載重用途之大貨卡使用

10w-40 多為訂價便宜之低階油品,早期定位為最適合台灣氣候之黏度,現在大多是機車使用

5w-40 依現代科技而言,已屬於高粘度的商品,目前為法拉利原廠指定黏度,大多使用於賽道競技,如rally越野賽等

0w-40 大馬力性能車款專用油,用於渦輪車款等高性能引擎,如GTR R35,保時捷GT2等原廠指定黏度

5W-30 適用於95%市售車款,全天候皆可使用,也是唯一可同時通過VW504/507與MB229.51最高認證之黏度,也是VW RS6原廠指定用油

5W-20 適用於中小馬力車款,或平均機油溫度不高於100度c之車款使用,可用於80%市售車引擎,幾乎包括所有國產車皆適用
yuza wrote:
整理一下各黏度的適用族群...(恕刪)


我想這分法還是有許多問題...
  • 35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