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開過AWD,一切都回不去了……

fake802 wrote:
最大G值是(幾乎)...(恕刪)


我如果忽略基本原理...那你就是濫用基本原理! 我從一開始就只談基本物理現象^^

你的論點不只在本棟出現...M01其他很多棟也都出現過,你可以自己回頭去看看...

都是被吐槽的多,幾乎沒有人接受(當然...你當然可以用天下皆醉,我獨醒來催眠自己^^)

F=uN的基本前提是假設在理想狀況下,所謂理想條件就是指不考慮輪胎動態,不考慮輪胎與地面之間的介質! 而當地面條件不是單一接觸面的時候,F=uN已經不可用,除非先得到正確的u...一旦是濕滑路面, 輪胎跟地面會有水/泥/沙/雪等介質存在, 此刻的u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理想的u,(除非先假設輪胎排水率100%,但現實不可能)而要是車身已經開始spin, 那個正向力N也不會是原來那個N,

你用理想的模型套用到不理想的現實,更甚者還企圖用賽車級(人為)的現象來輔證自己錯用理論的行徑簡直荒唐...

很簡單,同一部車....你只要能證明乾地跟濕地具有一樣的最大G值,我就認同你的論述....
同時,也建議你可以寫信去FIA嘲笑他們....因為F1在賽道濕滑時換雨胎根本是笑話一則^^

這就是你會不斷被打槍的真因....
然而,我不得不佩服你的堅毅,即使一路被反對....你仍然可以不以為意的陶醉在自我裡....讚^^

meridian wrote:
直覺上就是從動輪抓...(恕刪)


那四驅車...是不是剛好介於中間值? 因為沒有明顯的主動/從動之分,自然也沒有明顯的轉向過度或不足?

如果2WD+ESP都有用,那AWD+ESP應該會更有用...不也是一般邏輯嗎?

事實上,若要細論摩擦力...那麼同一部車(不論什麼WD),其主動/從動的摩擦力是隨著輪胎動態不斷在變化的,你說從動摩擦力大? 是的,在某些條件下是如此...但不是任何時刻都是如此!
上面說過了

(最大) 抓地力= 正向力(驅動力,煞車力) 與 橫向力 的向量合

meridian wrote:
直覺上就是從動輪抓地力會比較好, 比較不會不正常滑動
驅動輪一定是不如從動輪, 否則就不會有前驅車加速會動力轉向不足, 後驅車加速會動力轉向過度的現象了


你說 從動輪抓地力會比較好, 比較不會不正常滑動

是因為從動輪抓地力 缺少 驅動力,因此很少會超過 最大抓地力

cchsux wrote:
我如果忽略基本原理...(恕刪)


不斷被打槍的人說別人不斷被打槍

不知道F1在下雨時為何要換雨胎或中性胎嗎?
還是說只要F1改成4WD你就覺得下雨也不需要雨胎跟中性胎了?

其實人家的論述很清楚,只有看不懂的人才會有疑問
這時候你可以誠心發問
而不是裝一副好像自己懂一樣

說得太複雜我想你也不懂

簡單說
兩台車若是車重相同,輪胎型號規格胎壓都一樣
理論上抓地力就會一樣
(市售車的空力影響不若賽車那麼大,因為運作速度不同)
因為抓地力是胎給定的,而不是傳動系統

你要說4WD會有比較好的抓地力?
那可能要重新好好讀一下物理



bambochen wrote:
兩台車若是車重相同,輪胎型號規格胎壓都一樣
理論上抓地力就會一樣


不是抓地力一樣

最大抓地力 會一樣

這兩者是有分別的

抓地力 = 直向力(驅動力,煞車力) + 橫向力

請問 驅動輪(有驅動力) 與 從動輪(無驅動力) 的 直向力(驅動力,煞車力) 會一樣嗎?

bambochen wrote:
那可能要重新好好讀一下物理


建議去讀(靜,動)力學分析,會說的比較詳細.

http://www.artc.org.tw/chinese/03_service/03_02detail.aspx?pid=2169
bambochen wrote:
不斷被打槍的人說別...(恕刪)


你要不要去檢查一下眼睛...為什麼要放棄治療?

我回他的這一段哪裡談到傳動了?

(是從G值作為評價四傳對循跡的合理性談來的好嗎? 你在本樓不也用過G值,一樣被打槍吧!)

這裡我只談F=uN, 要跟他說的是u不是唯一理想值,u在溼地跟乾地不一樣,

所以F也不會一樣,既是F不一樣,那又為什麼可以用乾地的F去說明濕地的F呢?

那又為何可以用乾地的G直接引證為濕地的G呢?

連討論的問題都搞不清楚...大哥,您要不要緊啊?

如果我沒記錯...目前這棟樓不斷被打槍的只剩下您佬二位而已!(而且是被從頭打到尾)







bambochen wrote:
不斷被打槍的人說別...(恕刪)


另外,輪胎不是決定抓地力的唯一,從F=uN可以知道,增加正向力N也可以, 這就是F1何以重視下壓力的原因^^

F1這麼多抓地力要幹嘛? 不就是要穩定操控? 希望車子按照自己的意思前進嗎?
不就是能自由控制車子"循"著自己希望的軌"跡"前進嗎?

沒有知識也要多看電視OK? 但是亂用知識就無藥可醫了~"~

我有說因為四傳就可以不用在意輪胎嗎? 我有說F1改成四傳雨天就不用雨胎嗎?
前面也很多人指正你這種一廂情願的偏見呢,呵呵^^

Dwing wrote:
不是抓地力一樣是 ...(恕刪)


看起來你需要好好的消化一下ARTC的文章才對
"接下來我們再來探討「抓地力圓」。汽車行駛時所需的抓地力方向可以簡單區分為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前後方向就是車輪滾動方向,為縱向力,有驅動力跟煞車力;左右方向是橫向力,也就是轉向力。我們可以用抓地力圓來表示兩者之間的關係,如圖2所示,縱向力與橫向力之合為該輪之抓地力,圓周線為抓地力極限,當縱向力大時,橫向力就變小;橫向力大時,縱向力就變小,超過抓地力圓界線,車輪就會打滑。假設在轉彎中煞車,若兩者合力仍在抓地力圓範圍內,則車輪尚不會打滑。但如在過彎中,縱向橫向合力已逼近抓地力圓界限,此時再有突然的加速或減速動作,則必然發生車輪打滑現象。"

車輪滾動方向之驅動力,不代表該輪即為驅動輪



cchsux wrote:
你要不要去檢查一下...(恕刪)


很好啊
你講的F=uN,乾濕地不同摩擦係數不同大家都同意

但是只要這公式在,F=uN成立
濕地的磨擦係數小於乾地,所以濕地g值小過彎極限會降低

既然F=uN你也同意,為何不能用乾地的g值來推測濕地g值?
跟u是不是理想值有何關係?
兩台車同場比較,地面的磨擦係數會不同嗎?

然後你要表達的是??

cchsux wrote:
另外,輪胎不是決定...(恕刪)


空力要發生作用,一般來說要時速120KM以上才會有點效果
所以你市售車要靠空力來產生下壓力來換取更大的F嗎?

有點難!

你前面已經重複很多次了,AWD會有比較好的循跡性
還請嘗試從F=uN來解釋為何AWD會有比較好的循跡性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