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你所搭乘的遊覽車安全嗎?探究國內大客車製造與安全檢驗流程

erc wrote:
您想太多了,看整個討論串裏頭的「官方代表」,一嘴土師傅的口吻,很明顯對力學、對SOP、對正規的工業流程完全沒概念,這要能做出什麼好車我也醉了。
我倒是覺得日本人也有爛材,總是會有唯利是圖的商人,畢竟屁股下坐的是什麼車,老闆不講也沒人知道。
而且出貨到日本,是不是日本人只是做轉口直接就去西非尚比亞也沒人知道。


貼一下在新聞版的爭論
這種車體,到底可行不可行?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5065816&p=19#63483399


簡單總結一下那一版
有素人代表說 台灣廠沒能力不會自己模擬,這個部分全部外包!而且沒能力辨認外包廠做的模擬如何!
然後素人代表 說
1. 台灣廠 按照 R66,5選1 已經按照法規都符合了

2. 這次開罐頭的車是 2008 R66 以前的車,所以是老車的問題,不是台灣廠的錯

3. 台灣廠、ARTC 政府 不會黑箱,也不會偷料亂設計,不會造假作弊


我說
1. 這次出車禍開罐頭的車,屬於在 2008 R66 法規以前車輛,政府應該積極規劃: 檢驗老車方式 (要求車廠自行送驗或是自己花一筆錢購買車輛突襲檢查)、汰舊淘汰鼓勵換新措施 (而且國外也有研究針對老化 ageing 車輛所做的車輛結構強度和車頂強度對翻覆後所造成的影響)

2. 2008 以後的 R66 並不是完美的法規,歷年來歐美都有許多政府以及學術研究專門調查 R66 的 worthiness,因此歷年來都不斷的增修,台灣這部分我們看不到聽不到,無法知道有沒有跟上腳步,反倒是不斷地放寬法規,任由老車就地合法

3. 台灣廠商無法自己模擬,表示在設計時,根本就不知道改一點,會影響結構在翻滾撞擊時多少! 外包時,有沒有失誤的,有沒有漏掉的,自己都不會知道,完全只想相信外包商,而送審送靜態檢驗時,又送出了什麼圖,沒人知道! 真正施工時,用了什麼圖去施工? 有沒有動手腳有沒有省錢少料? 有沒有出錯? 有沒有專業的公正的人能夠檢驗施作後的實車? 如果都沒有的話,怎麼不是黑箱,怎麼可能不會動手腳? 不然大家要設定法規要SOP 做什麼? 做過行銷和從設計到生產上市的都知道,一點點的好處都會拿出來放大廣告,如果台灣廠商如果真的很阿莎力為了台灣人命拚落去,會不拿出來做個宣傳嗎? 要是為了生命安全,實車翻滾不做嗎?



所以說,大家還是告訴大家,為了生命安全,不要再讓自己的親友搭乘台灣的巴士上山下海了
台灣的遊覽車能成功外銷出去

並且享譽國際需要歸功於

土砲領先技術拼裝鐵工廠+

全新快拆.易開罐式防滾聾專利技術+

傲視全球專業電腦模擬測驗+

完美的材料成本控管+

某些滿嘴檳榔的專業賽車手+

現場美體專業先判.帶風向+

資方玩美調派.獨有方向盤工時+

政府大力葉佩.宣傳+

國民最愛超值一日遊套裝行程..

才能創造出這麼完美的車..

一個成功的遊覽車

每個環節都很重要

是靠很多台灣人默默努力!

才把它推上國際的舞台!

讓他發光發熱!

並且每隔一陣子

還能再上一次國際新聞!

這麼強的曝光率!

真的是台灣之光!

台灣真的很棒!台灣加油!
另外請問現在學生還有校外教學或遠足嗎?也是坐遊覽車?
popomo wrote:
另外請問現在學生還有...(恕刪)

遠足現在是沒有了 哈哈~
基本上現在是國高中一年級有校外教學、二年級會有露營、三年級就是畢業旅行

是喔~還是會坐遊覽車,不過我當時的學校都是選擇國光、統聯這種大型公司或地方客運遊覽部的車來搭乘

我記得高二有軍訓課要打靶,也是會坐到遊覽車
HTCOneA9 wrote:

遠足現在是沒有了 ...(恕刪)



現在的國.高中的校外教學還是坐遊覽車..


想起以前入伍當天也是..


北車搭遊覽車進去新訓中心..


車上每個入伍的人 各各都像行屍走肉的軀體...


車上安靜到像停屍間⋯⋯


突然司機大哥跟車太近


緊急煞車再加上車身左右劇烈搖晃


嚇的我們每個人不要不要的..


有了那次差點被收掉的經驗後..


真的不會想再搭台灣遊覽車....

艾薩克 wrote:
接二連三的大客車嚴...(恕刪)


國內國外真的不能比 一整個差很多
老實說,在下很悲觀。

1. 之前鄉民提案,要求公布小客車撞擊。
交通部直接打槍,(1)很多專業數據鄉民看不懂的,(2)每年要2億不符成本。

2.大客車:
交通部定調
(1)司機問題、(2)台灣組裝車沒問題、(3)台灣組裝車都出口囉、(4)整車降稅進口會影響國內汽車產業。

然後,所屬的法人機構 ARTC, VSCC 發動媒體戰,於是有了這篇、友站的參訪文,還有電子媒體做了「車體結構」不是問題關鍵的專訪。

所以,個未有良心的鄉民,持續對選區立委、相關政府單位關切,各大網站持續發文,才能造成氣候,搶救人命。
照英國 NCAP 的統計,實際替代 ECE R97功能的 NCAP 評介制度20年來,激起消費者安全意識,車廠大幅強化安全
小客車的死傷降低了 40%。

大家來看一下我們所謂的專業國際級造車廠出口日本的喔!這就是呆碗A福氣啦~


koba822 wrote:
大家來看一下我們所謂的專業國際級造車廠出口日本的喔!這就是呆碗A福氣啦~

滿地屑屑的鐵工廠??
壟斷市場強迫下游業者買單??

mspeed wrote:
滿地屑屑的鐵工廠?...(恕刪)


+1

這種車廠能夠出口賺外匯也是不簡單啦, 出口後再被轉手不知賣到哪國去

供應商沒有議價空間就是被進口/轉口端要求壓低價錢

榔頭釘釘子原理, 要從被壓低的供應端售價擠出利潤, 產/改裝速要加快, 用料也要降低成本才是硬道理, 光看一切精簡到不行的廠區, 這種要有sop甚至師傅要按sop施工真的是比登天還難, 這載人的大客/遊覽車體的品質安全性真會是滿腔疑問
  • 3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