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ro585 wrote:今天新聞有報導說四月...(恕刪) 人民就是這樣腦袋裡只有政府搶錢都沒想過"使用者付費"這回事!我覺得這樣很合理大家自己去看看國道會塞車的路段是不是永遠是那幾段沒錯 因為那幾段剛好不會遇到收費站大家就盡量用(反正也不收錢,跟平面道路一樣)可是對於需要國道進行長距離行駛的駕駛有多不公平!?國道的設立就是為了長距離兩地的交通便利和"迅速"注意"迅速"兩字現在的國道"迅速"嗎?為什麼我們的國道整天塞車很簡單 交流道太多 動不動就有民意代表說要設交流道這樣國道變成跟省道有甚麼不一樣?(就跟線在高鐵還要再增站,很腦殘!)大家就因為交流道多 這裡上 那裡下 根本當一般道路才會造成就是有區段會塞車開始變成計程收費後 你要上 就使用 不上 就不用繳費很多收費站過去就是要下去的交流道 我繳了錢 只開那一小段就要下去實在是很划不來可是 我如果必須要上國道的話 就開始收費 跑一公里就是一公里這樣不就可以避免那些整天拿國道來當省道的人上國道!要上國道 就要順暢 要快!不應該整天省道都在塞車日本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歐美很多國家也都是這樣 台灣人永遠身在福中不知福!不過 一但按里程收費 政府就要有準備 如果塞車的話 就小心點!因為這樣收費還整天塞車的話 就準備被砲轟吧!
看了這麼多發表意見的言論後,不管反對或是贊成、最終的結果其實都一樣不贊成以里程計費的1.國道的維運成本那裡來??2.因為不用收費大家都擠上去只是更塞更難走3.用速度來計費??怎麼做??怎麼計算你的車速??難道在國道上裝設密密麻麻的偵測器來感應??只會說不會做的都是廢話,世界上有那個國家有技術做到請告訴我缺乏營運經費又要求道路品質、最終只有加稅,一樣全民買單贊成以里程計費的1.有車階級的人使用國道用的多付的多,用的少就付的少(合理)2.沒車的人搭乘大眾運輸使用國道,一樣票價反映成本,絕對會轉嫁至消費者身上,只是攤提人數後每人增加的金額有限罷了3.對於運輸貨運業者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減少運輸成本,增加的也絕對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至於減少的就看業者良心嚕綜觀以上所提,使用者付費、用多付多用少付少,雖然不是完全公平、但比起以前的收費制度來說確實也向公平與合理邁向一大步了政府的政策或許不能盡如人意,但以大眾為依歸儘量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來考量、不就是全民所盼望的嗎??所以、我贊成以里程收費(但是反對由遠東電收來執行)另外有人提出燃料費隨油徵收的問題,其實我也贊成因為那些有錢人動不動就買3千5千CC的車、在路上大腳油門狂飆,絲毫不考慮油耗問題,一旦隨油徵收燃料費、那些人就相對必須付出更高的稅金。而一般的升斗小民只買得起經濟節能的小車、油耗少自然稅金就付的少,也間接的促使大家注重節能減碳的觀念,也算合情合理啦。但是、就如同前面所提的一旦燃料費隨油徵收後所有的貨運運輸成本勢必增加,也絕對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造成所有民生用品飆漲,全民的生活開支更大幅提升,該怎麼做到燃料稅的合理徵收又能抑制物價上揚就端看政府的大智慧嚕
用google換算其實有誤差,你應該上高公局網站內有說明交流道的起始里程數,換算後才是你應付的過路費!!用google算里程感覺像是計程車用跳表里程計費一樣.....nelsonliu0323 wrote:我從竹林交流道到麻豆...(恕刪)
要公平,說到底還是要隨油徵稅不然憑甚麼一般平面道路或快速道路不用繳使用費,這些也是用納稅人的錢蓋出來的,使用者付費是理所當然,但徵收困難,所以應該隨油徵稅。也不用加太多,一公升9塊錢差不多符合版上大家的共識,這樣連機車也徵到稅,何其公平。政府要加窮人稅,一堆人還拼命說讚,真是。
以計程收費推演成加窮人稅,我覺的真是太好笑了現在窮人都不過收費站?還是現在剛好走短程的都是沒錢人?現在不用被收費的,本來就是應該的?現在被收費的,本來就是活該的?是不是加稅,現在是不能下定論的!省道、縣道你一定會走,非除你不用上班不用出門高速公路就未必,至少有相對的選擇權前後兩者的責任歸屬與維護義務單位也不一樣分明牛頭不對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