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r wrote:無法提供車子是哪一款,請見諒。 樓主還是去問業務,或是開回原廠問技師吧!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科技越進步人類越退步,一直想依賴ACC來開車的,就是路上的一顆不定時炸彈,你會先被這世界淘汰!
如果組裝用是中國那邊的零件,有一種可能是它為了節省成本,用的不是車規零件晶片,而是一般民用晶片,這類的耐熱溫度會比較低容易有熱當情況。上述是我在看中國那邊的yt討論說到的。只是一種可能,不表示樓主車輛一定是這樣。
看到樓主回覆某人,還是一堆人的協助回應。真的是人間有情。不過很好奇,是那個廠牌的車,會因為43度而失效。一般晶片的工作溫度應該不只43度。再加上還是會有基本的散熱。再來,溫度過高而失效也是樓主猜的不是樓主不會用,就是有問題,你就回廠檢修吧。不要那天自以為跟車系統沒問題,結果就....
酸民無視就好.用錄影可以出保固吧?看來是熱當.我前擋是3M SN80 - 透光率 81% (非金屬) , 熱源都不會停留在前擋上.60%全在我身上...高速 - 雪隧/南部豪大雨/市區 - 我PA2都正常.車流不順/塞車各有一次不給使用,但車流正常就可以跟上.
『沒有車款就很難討論』,這很有趣。您這句話的意思,其邏輯等同於,所有全世界全部的跟車系統的設計都是一模一樣的邏輯。這個邏輯是,跟車系統在行駛中,只要徵測到異常,就無法在行駛中透過任何方式 Reset,必須要停車,重新啟動才能 Reset。換句話說,在行駛過程中,一開始沒有下雨,中途開到一半,遇到大雨,跟車系統會中斷工作,並且在離開了雨區之後,已經沒有下雨了,跟車系統也不會自動恢復,除非停車,重新啟動引擎,是這樣子嗎?如果是這樣子,全世界所有的跟車系統都是這樣子設計,那這個討論依然是有意義的。車子是車子,跟車系統是跟車系統,車用電子是車用電子,現在的車子研發,都是獨立分工的,這和車子是哪一個牌子,車子又是哪一款,越來越沒有太絕對的關係了,不是嗎?這篇文章,發表在『動力研究室』分區討論,本意是討論「跟車系統」的這單獨一項設計原理。目前得到了許多的回覆,統一地都指向了共同的邏輯,跟車系統一旦判斷失靈,就必須停車熄火之後,才能重啟,如果沒有人的跟車系統,在判斷失靈之後,是能夠不熄火就可以重啟,全部都需要熄火才能重啟,那麼,這問題就獲得了很清楚的解答囉,不是嗎?我應該是已經知道答案了,也謝謝大家。雙面浪人 wrote:不管是跟車系統邏輯問題(要改程式)或是晶片硬體品質不良都不是車主能獨立改善完成的,搞不好維修廠也不行如果車子的跟車系統只有用到鏡頭,或高級一點用到跟鏡頭+前雷達跟車的邏輯就會不一樣了沒有車款很難討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