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個過程 wrote:又要養引擎, 又要養電池, 一台車花兩台保養費用, 不累嗎? 事實上, 美國Consumer Reports這幾年來妥善率的調查, 平均都是油電 > 純油 > 純電. JD Power也有類似的結論.油電看起來構造比較複雜, 但事實上電動馬達取代引擎部分的工作, 還有電磁煞車取代傳統煞車部分的工作, 怠速時引擎熄火, 包括輕油電也是, 所以減少整體的磨耗, 以及降低運轉的溫度, 反而妥善率較高.理論上應該是純電的妥善率會最高, 但純電車畢竟還是萌芽階段, 又開始在百家爭鳴, 所以品質有點良莠不齊 (大陸的不同品牌電動車是最好的例子), 才會純電車整體的妥善率目前最低.像純電n7看來可以便宜治百病, 但畢竟這是鴻海第一次造車, 我想我仍然還要給他們好幾年的時間觀察看看再說. 小米剛發表的電動車就算可以買得到我也不會衝第一個.
Monte920 wrote:事實上, 美國Consumer Reports這幾年來妥善率的調查, 平均都是油電 > 純油 > 純電. JD Power也有類似的結論. 非常合理認真比較,油電車的引擎周邊零件比純油車還要單純有些引擎不直接驅動輪胎的車型又更簡單了少掉飛輪、皮帶、變速箱,整台車需要維護的零件比油車還要少得多如何砍掉變速箱和引擎飛輪?比純油車多出那顆不算大的電池,即使年限到了要更換,費用也不致於貴到消費者無法承擔
我相信油電專利已被TOYOTA卡住多數關鍵當然先前TOYOTA已有說要開放專利問題是有每個車廠都願意當小弟去朝貢嗎?特別是對歐洲車廠而言,這是個嚴峻的時期油電技術落後,純電則面臨中國低價競爭歐洲車廠再不發展出新的關鍵技術...恐怕要大洗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