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郭董早個 5年, 10年發展電動車,真的有可能分到一杯羹。現在看來有點晚了。1. 大陸的電動車已經發展起來,而且內捲得很厲害,估計小廠卷不過,要嘛收了,或做代工。由之前LCD/LED 太陽能面板領先到現在變慘業的例子來看,鴻海已是後發者,真能先至嗎 ?2. 目前的合作方的組合,也並非是強強聯手,畢竟汽車不是 3C 產品。3. 車界中的 Apple "Tesla" 能自己生產,不像 Apple 要找代工。最後還是希望鴻海能成功,因為我手上有股票。
鴻海要取得技術領先才能打開困局,自動駕駛,續航力與電池超充速度等技術皆能領先業界,否則如何與傳統車廠競爭來吸引客戶?如3奈米晶片的level 3,1000km的長續航,15分鐘的電池充滿快充技術,等比級數的進步才算跟進3c產品的進化!
我是不太看好.如果目標是世界車市,昨天才有新聞Ford 光是電動車去年虧了21億美元,今年將再虧30億美元.鴻海會比Ford懂造車?如果不砸錢,應該也很難進軍全世界. 看起來現在也沒投資很大, 應該也是怕虧損.如果短期目標是低價電動車,也拼不贏對岸,大概只能在不能進口中國車的台灣佔市佔率吧.
ptx wrote:鴻海什麼時候在手機界呼風喚雨?除了代工蘋果,鴻海做的哪隻手機賣得好?鴻海一直就只有代工能力現在做電動車的模式已經撈過界乖乖當大廠的代工廠,才是鴻海的本事鴻海不適合做自己的品牌,掛羊頭賣狗肉才是主業 你這麼說, 台積電也是相同道理嘍?但台積可是台灣人心中不可冒犯的神耶, 即使只是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