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台灣平價品牌真可憐,連買台休旅車大部分選項都只能「休」不能「旅」

bibliophlist_32 wrote:
拿一台170萬元的車(恕刪)

但是今天給你200萬上下的預算去買X1、GLA
買不到Tiguan 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這種性能吧?
而且空間應該也有差才對
頂多就是滿足豪華品牌的虛榮心(可以這樣說嗎?)
不過福斯品牌應該也沒差到哪裡去吧?
Lifeispain wrote:
Tiguan也有變速(恕刪)


隨便找一下,其他我懶的找了


雖然我也是豪斯醫生的粉絲,但是看不太過去這麼吹捧踢館

踢館380我試駕過,也付過訂金,最後還是沒有入手

優點當然很多,性能跟CP值

但是缺點也很多,內裝的質感跟同價位帶的相比還是遜色

懸吊太跳後座不舒服,所以馬上就被後座老婆打槍

2020年式有DCC主動懸吊,不知道能不能改善

另外就是妥善跟後勤,老實講真的完全無法放心
king26112001 wrote:
台灣稅金太高導致車太貴!致使大多少的台灣人選車是經濟取向!(恕刪)
台灣稅金太高導致車太貴這是公認的。另一個台灣人習以為常的概念是「國道禁行機車」,這兩件事分開看還好,一合起來,就不得不讓人懷疑政府的居心。許多政策政府絕不會承認是在鼓勵人民買車開車用車,但事實上就是如此。

若全台灣各大方便快速的主要道路,不僅供四輪以上汽車專用,搭配各地大眾運輸基礎建設的不足,怎能迫使人民斥資買比各國都貴的私家車?等民眾買了車,政府再用不合理的速限搭配一網打盡的區間測速,以便冠冕堂皇地大收「通行費」,私家車多了、路不夠用,再拿人民血汗的納稅,多蓋些新的道路,國道一樣僅限四輪以上汽車專用,省道最近也有比照的風潮了,開縣道鄉道、生活圈道路也很好,只要相關利益人士把新路周邊的土地都買好以後,補助開路的計劃就會核定,開路土木工程的利益如何分配更不用提了,小老百姓看得出其中奧秘嗎?
btopia wrote:
2WD的SUV真的不(恕刪)


台灣到底有多少道路是需要像您影片中這樣4WD才能通過的道路?
力行產業道路?
那些車子有能力通過的
大多數也是捨不得去非鋪裝泥濘道路跑的?
號稱最強大的G CLASS
有幾位車主有跑OFF ROAD ?
我看路上十之八九都是換個22吋美美的輪框
超薄的胎
哪有人在跑這些路的拉

對台灣人來說休旅車就是空間加大的汽車
有多少人在意的是2WD 或4WD?
我有在露營
買了4WD至今八年只用過二次
算算CP值真低
那些連露營都沒有人
我想應該更用不到了
看完這篇文章真心認為在揶揄花200萬(含以上)還買高排氣量(高稅金)的消費者都是笨蛋。

而且掛渦輪的加速性能贏自然進氣是有什麼好囂張的?
拿170萬的車 跟120-130的車比....
4-50萬價差拿來繳稅金+油錢 就當擁有十年好了
都還有剩好嗎....
更別提日系車的妥善率 還有未來脫手中古價位 相對歐系車來的好很多.
台灣幾乎所有地方都有柏油路 自以為懂車 鍵盤車手 可悲
樓主,
隨便抓KUGA跟TUSON 這兩台都可以達到你要的要求吧??
論性能底盤應該都不輸VW那一台, 也不輸日蝕...
decohouse wrote:
台灣幾乎所有地方都有(恕刪)


所以樓主也沒說錯,台灣的人根本沒有休旅,只是當台轎車開出去柏油路而已,還談什麼休旅。
尤其是"地瓜"這種四傳系統,要談休旅也還遠,
台灣多的是要4x4系統才能到的地方,只是這些人不想去而已,
誰說只有力行產道??
神秘沙灘、 xx林道、xx溫泉、xx海濱道路、xx沈船、xx大沙漠、xx之手、xx追雪........
太多地方了,這些可都是"地瓜"這種等級的車子不見得到的了,
其他那些同級的假四傳也半斤八兩,
所以常常在某些地方看到的車,都是固定某些品牌跟型號的車,也不足為奇。

順帶一提,最近好多人買4x4的pick up,這才有像休旅,不是嗎!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