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he001 wrote:人家做的國產貨品質...(恕刪) 原因不是台灣產品競爭力不夠!是因為別的國家很多都是愛國主義!都很支持本土產業! 台灣是個島國 人口才2000多萬 內需市場根本不夠!所以要發展品牌真的太難! 要行銷到國際市場更是難上加難! 打國際品牌沒錢是怎麼跟那些國際大廠比阿! 廣告宣傳費就嚇死你! 所以台灣還是只適合做代工或是零主件 品牌根本別再想了!
timliu5358 wrote:就打死不支持還亂罵一通! HTC 裕隆都是如此! 政治害死台灣! 不多說了! 都說不多說了還一直說那就拜託你不要說了好嗎怎麼作風都跟老闆一個樣講的話都打自己嘴吧你是不是納廠的員工或業代需要一直來網上消毒
timliu5358 wrote:你們這些幫執政者...(恕刪) 我無法接受,每次都要拿員工家庭來綁架,要是沒保護,受惠的是全體國民,保護反而對大多數人,是不利民生,四輪也是、二輪亦然。如果今天國產,售價品質對得起國民,我認為支持有理,但無論四輪還是二輪,都是坑自己人不是嗎?數十年了如果還扶不起來,請問繼續保護的意義是什麼?全體國民被遮眼坑那麼久了,算算一個家庭也支持兩三代了吧,看看韓國,當年品質零零落落,沒幾年功夫,現在可是全球前幾大,卻因為民族氣節,台灣多數人還看不起、看不懂、看不到,看看挺國貨挺成這樣了,還不夠挺嗎?
轉PTT我們回到1979年當時的「促進汽車工業發展方案」希望:(一)積極發展汽車零組件之製造,推動國內汽車零組件工廠生產專業化,產品標準化,大量生產,以降低汽車零組件之成本,除供國內需要外,並積極拓展外銷,建立汽車工業之基礎。(二)設立重型車輛製造工廠。(三)推動在國內設立年產量二十萬輛以上之大規模汽車製造工業,大量生產廉價優良之省油小轎車,以外銷為主。(四)加強汽車工業研究發展及技術人才之培養,以期自行設計製造省油及低污染之汽車。重車廠就是華同重車,大規模汽車製造工業就是大汽車廠當時日產跟豐田都有申請大汽車廠但是豐田向政府提出逐年提升自製率,外銷比率的計畫表趙耀東帶中鋼的人經過考察後傾向於豐田新成立的公司股份比例如下:中鋼25%豐田45%王永慶8%辜振甫8%吳火獅4%蔡萬霖4%林挺生2%徐有庠1%柯新坤1%黃烈火1%陳茂榜1%車廠成立後,外銷是目標,政府希望能50%外銷豐田也願意,所以提出逐年提高外銷比率,最終目標50%但是政府堅持必須直接保證履行外銷比率,談判破裂豐田則認為看品質而定,達到通過品管自然沒問題看一下我們偉大的立法委員是怎樣出手的http://blog.udn.com/Horace2007/201206231)71年3月2日立委王金平首先發難,3月16日應與羅傳進委員合作質詢,要求政府不要與日本人合作設大汽車廠,王金平更表示,世界上許多高度工業化國家都沒有汽車工業,台灣也可如此。2)5月6日林鈺祥於立法院發表他所謂美國考察感想,認為全世界有50%汽車處於超額供給,我國市場何在;日本汽車受各國抵制與設限,台日合作銷往何處?韓國汽車已成政府包袱,我國不應重蹈覆轍。3)7月9日吳梓強烈批評豐田是率先與大陸合作的日本汽車公司,我若再與其合作,恐又遭出賣或不義之後果。4)交通部長陳樹曦公開宣稱,我國沒必要設立大汽車廠,因為裕隆產能已達13萬輛,若能充分發揮就可達20萬輛。5)台灣經濟研究所(現台經院)副所長劉泰英說,汽車與造船對國家經濟貢獻甚小。趙耀東MIT畢業的,看過美國工業的生產力他年輕時看過美國工廠,他說工廠就像一個小城一樣他很羨慕這種光景他也希望台灣能有這樣一個工廠他認為中鋼生產的只是鋼,要把鋼變成產品才有附加價值能用中鋼的鋼做成汽車,就能賣更多的錢,他也是勸吳舜文把裕隆讓出來的人他認為跟豐田合作可以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豐田主導一切技術,台灣只保有經營權第二階段是豐田跟台灣一起發展第三階段台灣學得技術後,由台灣主導,豐田聽台灣指揮一開始大汽車廠總經理,廠長,幹部可以是日本人三五年後要逐漸換成台灣人,並且要習得技術所以台籍幹部部需要是機械工業人才,並且要會日文,全部要去日本受訓最後偷學完技術後,就要找美國人合作在這同時裕隆登報反對大汽車廠,希望政府不要與民爭利並且自己成立工程中心分庭抗禮趙耀東跟教母曾經互嗆過趙直接質疑那種東西品質拿得出去?趙還是有眼光的此外我查了一下趙是,江蘇省淮陰縣人,老爸CC派大將難怪可以鐵頭不過就像山本五十六一樣,看過美國人的生產力又怎樣還不是被逼著開戰,被丟原子彈趙看過美國的大汽車城,最後也是被下台,無疾而終。如果趙的汽車廠成功了,這會是台灣發展自主產業的好時機因為趙在這方面算是有眼光,有野心而且可行性也夠,因為豐田當時需要一個基地生產汽車外銷豐田也希望打入美國市場,台灣品質提升起來,銷美有希望趙可能受夠扶植一個扶不起的阿斗,所以希望裕隆直接讓給會的人當然大汽車廠已經是不知道答案了,但是很明顯了,那個設計中心還真的搞不出名堂結論牛牽了幾十年 還是牛另外不要說投資台灣養活很多人三小的理由 商人投資就是要求利潤 不是為了台灣
timeriver235 wrote:轉PTT我們回到1979...(恕刪) 結論牛牽了幾十年 還是牛另外不要說投資台灣養活很多人三小的理由 商人投資就是要求利潤 不是為了台灣這位大大! 台灣這彈丸小島 能造出汽車來已經很不錯了! 世界汽車工業不是德國就是美日韓人家是多大的內需市場 他們人民是多支持自己國家產業! 他們是多先進的工業大國怎麼比阿!別再酸了! 再酸你自己也是這台灣的一份子! 要多鼓勵 就算是再爛也要多好話!要團結才有未來! 但可惜的台灣就是個小島國 人民心胸狹小! 眛日崇洋! 一盤散沙!短視井底之蛙!我不是他們的員工也不是相關企業 只是路過看到此篇文章! 別亂扣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