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台灣不適合做重工業,看看台灣有什麼重工業可言,中船,唐榮.....等公家機構都徹底失敗了,私人企業就別說了。好正以前趙鐵頭和豐田談的大汽車廠沒有談成,否則我們可能現在可能連進口車都無法進口。裕隆牌算了吧,去年到底整車出口幾輛?還不是靠關稅保護只能薛自己人的錢。其實幾十年的汽車關稅保護,全民不知道負出多少錢和稅收,只有他家得到利益,現在還在靠舊廠房土地開發圖利。嚴少還自以為是台灣艾什麼考的,至少個人我是不會給他機會的。
希望優先開發柴油1.2 1.8這兩顆最適合台灣的引擎..隨後再補上1.5 2.4這兩顆柴油引擎很想體驗柴油3L行駛100公里的油耗車價40萬元以下的掀背國民車年交稅金7200元..就像德國的國民車LUPO 1.2TDI 3L/100公里柴油引擎很省油,也可以給現在正在生產的車用,分攤開發成本如:1.2 1.5的Veryca1.5 1.8的Freeca1.8 2.4的Zinger
先做出真正台灣研發台灣生產純台灣製造的引擎再來談自有品牌連最重要的心臟都生不出來哪裡是自有品牌勒別老是說台灣做的出來結果拿出來的引擎不是拷貝日本引擎就是無法實際上路的測試引擎嚴XX說穿了要不是有各厲害的老爹留給他一堆祖傳企業她能搞屁唷
裕隆牌。。。我看很危險吧。在政策下才得以生存的公司,有什麼厲害之處,時間已經證明夠多的事實了吧。一台MARCH都要賣到四十幾萬,既然是有政策保護,為什麼沒有對國人有更多的照顧,合作的國產車並沒有便宜到哪。我猜只要保護政策不再,裕隆就要消失了,保護是應該,但是要有時間表吧?不然國人的錢都被吃定了。。。
ororor wrote:先做出真正台灣研發台灣生產純台灣製造的引擎再來談自有品牌連最重要的心臟都生不出來哪裡是自有品牌勒別老是說台灣做的出來結果拿出來的引擎不是拷貝日本引擎就是無法實際上路的測試引擎嚴XX說穿了要不是有各厲害的老爹留給他一堆祖傳企業她能搞屁唷 哈哈哈............一針見血有祖傳企業沒什麼不好,問題是台灣政府那麼照顧裕隆,裕隆也沒有做什麼回饋社會的事(至少我沒聽過),我倒是覺得開放裕隆跟國外汽車競爭比較好,盲目照顧特定家族也有失社會正義。
有可能是真的,因為我朋友有去面試一家新的汽車重要零件公司(沒有它車子不會跑),我朋友本身在汽車製造公司上班,聽說是被挖角....但我不確定...因為他也講的很神秘...只叫我等著看^^我在想是不是跟這件事情有關!因為台灣國產車廠不多,就那幾家....手指頭算的出來,那有什麼新的車廠?所以......聽聽看看就好^^
little poor boy wrote:重點是要搞機械手臂焊點,不要再搞人工焊點了,給國產車有不一樣的選擇吧。但是不知道引擎的問題有沒有克服....請搞出一個單一容積功率輸出能跟上時代的引擎吧!該不會引擎製造商就是華菱吧? 不是華菱,是華擎。2.0的引擎131/144(VVT)HP,應該還好吧。引擎出力其實不太是重點,硬要搞大馬力也是可以。個人是比較重視的是引擎的穩定性和環保油耗的經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