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台一年半,第二台四年半.
第一台本來就是平價小車,在一次車禍中被一台闖紅燈的車直接撞上我的車頭,我幸好只是綠燈起步(對方是闖紅燈),所以在我的車速並不快的情況下沒有造成車內人員傷害,不過車頭壞得蠻嚴重,引擎以前的東西全都換新的了.
不過最誇張的是室內的照後鏡竟然在碰撞的同時(噴)了出來,擦過我老婆的頭頂.只差一點點就要正中腦門了.
煞車也是非常不理想,即使我當時已經踩很深了,卻仍是眼睜睜的看著車子往前滑動....
花了十萬元左右(出險)修到好,也決定賣掉它.因為開起來的感覺實在是很........毛.
第二台買了中高級的一款國產車,車子大台且動力也升級,車內配備也高檔多了.
不過開到大約第四年左右,車內異音就已經很多了,開高速公路的動力也明顯衰退很多.
在偶然的機會下,得知某一款進口車在特價促銷,現金購買可以折十萬元(不過是未領牌的庫存車),前去看車及試車的第二天就決定購入,第三天車子就已經停在我家地下室車庫了(交車那一天還是星期六,當時的星期六還要上半天班).
開到現在還是同一台,已經開了六年多了.
其實跟國產車還真的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沒有長時間去體會還真的無法感覺出兩者間明顯的差異.
首先在組裝品質上就有極大的差別.新車時兩者是差不多的.但日子一久,國產車的異音四起相信是很多人共同的經驗.但進口車(至少我這一台)開到目前為止,還是跟新車時一樣安靜.
其次在高速駕駛時的穩定性來說也是差得有夠多.
進口車的穩定性,動力隨傳隨到,過彎的犀利以及變換車道時的安心感,都是我之前國產車所沒有能提供的部份.
煞車不但強而有力,而且在前後防傾桿的加持下,緊急煞車的話,前車頭也不會(點頭),乘客不會有快要飛出去的感覺.
再來就是安全配備,差得就更多了.舉凡安全氣囊,ABS,TCS,ETC,強化鋼樑,安規保桿,預縮式安全帶,護頸頭枕,可潰縮式方向盤.....琳瑯滿目.國產車往往除了一條安全帶以外什麼都沒有.(我是以六年多前相比)
進口車的不足之處我想就在於沒有很多的車內置物空間.之前國產車的置物空間真的很多,連零錢銅板都有專屬的零錢盒,還有冰箱可以放飲料(我買的那一款國產車頂級款式有此配備),中央扶手有上下兩層,下面一層還可以放好幾罐八寶粥.上一層也可以放得下蠻多東西.....
其次就是零件價錢的差別.國產車的零件便宜多了,進口車光一支保險桿連烤漆就要快二萬元台幣.其它有跟電腦連線的電子感知器隨隨便便也都要七八千元以上.
講了這麼多,其實還是各有利弊啦,沒有孰好孰劣的問題,畢竟這是消費產品,只有買方市場不是嗎?
喜歡安全性,操駕樂趣,高速殺彎,煞車精準的,可以考慮進口車.不過就要忍受內裝陽春,車價高,懸吊硬.
喜歡舒適感,電子花車,空間寬廣,保養方便的,可以考慮國產車.不過就不要開太快,萬一出事,車子變成廢鐵不打緊,連命都沒了.
幾年前有一則報導,一位醫師在停車場停車時誤踩油門,不慎由停車場五樓倒車時衝破安全圍欄,車尾向下掉到一樓地
面.
結果除了行李廂(不見)了以外(其實沒有不見啦,只是凹得很嚴重),行李廂之前的整台車都還完好如初,車主僅有擦傷,解開安全帶之後自行從車中走出來,事後驚嘆連連,直呼這台車救了他一命.
有幸與那位車主開的是同一款車系,看了之後感到安心不少.
歐洲車 或是 進口車
在底盤 等組裝 等等等 都感覺比較扎實
但是不見得配備很高檔~
就價錢來說~可能不是很划算
但是開起來感受 確實比較安心比較穩重的感覺~
但是我覺得[開不慣] 這倒是個人的問題~
有人開了比較稀少的歐洲車 維修昂貴 反而想找國產或是日系車
但是還是會忘不了歐洲車的那種[比較穩]的FEEL~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