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同樣是比市區,塞車的程度也大不同
隨便以台北、台中、台南三種市區的交通情況來說,肯定就不會相同
舉各例子,我常在台北縣遇到3公里的路程要開大約20分鐘,
有時在同一段路還有開過超過半小時的~~~開到臉都覺得綠掉
感覺路上的行人走的都比我開車來的快,好處只差在我有冷氣吹而已
這種情況,我想車子油耗拿出來比一定很難看
所以最好的測試與比較方式就是
同一個人(使用習慣相同),同一路段與時間,分別使用不同車一個月
雖然很難做這樣的測試,不過這樣的數據卻會很有說服力。
其實若換一個方式想,既然要盡量減少變數的情況下進行比較測試
乾脆參考能源局所做的車輛油耗測試,因為測試的基準幾乎相同(意味變數少)
這樣的結果相對也具有高的『比較意義』(請注意是不同車輛間比較,而不是實際的上路油耗)
雖然大家都會罵那種超理想環境
但是起碼因為大家的環境都一樣...
變因較少..所以比較有參考價值...(還是參考用..可以比較一下..)
一般大家在路上跑...是不太有參考價值的..
因為變數太多了...即便同一款車
駕駛習慣(大腳油門或龜爬..看見遠方紅燈的反應狀況)..
路況(市區..高速..還有路上紅綠燈的多寡..紅燈時間的長短)...
車況(新車..老車..用胎..引擎..變速系統)..
使用情況(單人駕車..滿載..車上是否載有重物..熱車習慣..壓縮機使用..開窗..車上電系多寡)
等等...都會有差異
如果再加上不同廠牌的設計訴求不同..那誤差當然更大...還有..(排氣量..驅動方式..變速系統)等等..
當然要判別自己的車是否因為機件故障而影響油耗..那也只能跟自己比
同樣每天上下班...油耗卻有大幅度落差..那可能就要從機件或是保養方面下手..
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