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種機油如果要去追源頭其實應該追的到,這種沒有品牌的很多都是進口商近一桶原油,然後分包裝出來的
畢經機油利潤實在很高,這種分包裝的機油利潤更是嚇人
navster wrote:
在美國一般汽車 W7...(恕刪)
一般齒輪油與機油的SAE黏度是不能擺在一起看的
轉貼一些資料給尚不知道的朋友們參考
http://www.oil.net.tw/pip/lbg2006/chapter/3-1.htm
SAE黏度級數
SAE(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即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對於車輛用的引擎油以及齒輪油的黏度,由稀到稠加以分類,並以號數表示之,其號數與品質無關
其中W為Winter之簡稱,意指寒冷地區使用之意。規定側重於低溫時,黏度特性是否合於規定。另外0W,5W,10W....40,50稱為單級黏度;10W-30,10W-40,...20W-40則稱為複級黏度,而其要求黏度變化之穩定性,較單級黏度的油為高。
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原則上使用引擎油,冬季時以SAE 30號,夏季時以SAE 40號的黏度為宜。但若能使用複級黏度機油,如SAE 10W-40或15W-40等,則可省卻夏冬季使用不同黏度油的麻煩。目前市面所見油品大多已是複級黏度,單級黏度相對少見。由於基礎油及摻配技術的進步,複級黏度油品的黏度跨距也愈來愈大。
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同時亦設定了「車輛用齒輪油黏度級數」,根據測定油料黏度的薄厚,以75、80、90、140、250等號數來區分,方便汽車駕駛人選用。此黏度級數規定見圖表20,同樣的只區別黏度之不同,與油的品質無關(關於引擎及齒輪油的品質,另有API 等級分類(見圖表40)。
由圖表可知SAE 80號齒輪油黏度與SAE 30號車用機油相似,但是不應混淆誤認。近年來,市面所見亦多為複級黏度齒輪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