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已刪除

(1) 這個可以給那些 以為 xW-50 , xW-60 的車主警惕 , 自以為濃稠一點 , 才有潤滑作用
-30 , -40 的太稀釋 , 潤滑不到引擎 。
這是油商的說法 ( 假如這個機油不是假油的話 )

(2) 因為這個事件, 這個紅精靈 SPRITES 的名聲大壞 , 沒人敢用了

mana1016 wrote:
名稱 紅精靈機油我上...(恕刪)


說不一定還有細菌人機油、麵包超人機油等家族品牌

barbielinda wrote:
(1) 這個可以給那...(恕刪)

換個桶子包裝,
就可以繼續賣了
我覺得主要還是要看引擎毀壞的情況而定,如果有改引擎的話那就跟機油一半一半了


畢竟這種機油如果要去追源頭其實應該追的到,這種沒有品牌的很多都是進口商近一桶原油,然後分包裝出來的


畢經機油利潤實在很高,這種分包裝的機油利潤更是嚇人

孤寂之狼 wrote:
說修車廠老闆幫一台E...(恕刪)


傳說..

機油很黑的...不是沒有道理的..



‧°∴°☆﹒°☆﹒﹒‧°∴°﹒☆°∴°☆﹒﹒. °.﹒‧°∴°☆‧°∴°﹒☆ ☆°.﹒‧°∴°☆°

孤寂之狼 wrote:
說修車廠老闆幫一台E...(恕刪)


花大錢把跑車卻買到仿油品
要不是花大錢省小錢
就是太衰小
節哀順變了

孤寂之狼 wrote:
說修車廠老闆幫一台E...(恕刪)


M3 那麼多錢

很多人都

捨得花大錢買車

捨不得花小錢保養

為什麼不用 大牌子的 機油???

有差那幾百 幾千元嗎?

navster wrote:
在美國一般汽車 W7...(恕刪)



一般齒輪油與機油的SAE黏度是不能擺在一起看的

轉貼一些資料給尚不知道的朋友們參考

http://www.oil.net.tw/pip/lbg2006/chapter/3-1.htm





SAE黏度級數

SAE(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即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對於車輛用的引擎油以及齒輪油的黏度,由稀到稠加以分類,並以號數表示之,其號數與品質無關

其中W為Winter之簡稱,意指寒冷地區使用之意。規定側重於低溫時,黏度特性是否合於規定。另外0W,5W,10W....40,50稱為單級黏度;10W-30,10W-40,...20W-40則稱為複級黏度,而其要求黏度變化之穩定性,較單級黏度的油為高。

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原則上使用引擎油,冬季時以SAE 30號,夏季時以SAE 40號的黏度為宜。但若能使用複級黏度機油,如SAE 10W-40或15W-40等,則可省卻夏冬季使用不同黏度油的麻煩。目前市面所見油品大多已是複級黏度,單級黏度相對少見。由於基礎油及摻配技術的進步,複級黏度油品的黏度跨距也愈來愈大。

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同時亦設定了「車輛用齒輪油黏度級數」,根據測定油料黏度的薄厚,以75、80、90、140、250等號數來區分,方便汽車駕駛人選用。此黏度級數規定見圖表20,同樣的只區別黏度之不同,與油的品質無關(關於引擎及齒輪油的品質,另有API 等級分類(見圖表40)。

由圖表可知SAE 80號齒輪油黏度與SAE 30號車用機油相似,但是不應混淆誤認。近年來,市面所見亦多為複級黏度齒輪油。



傳說中的神油啊
1515151515


foxyysoul wrote:
一般齒輪油與機油的S...(恕刪)


新聞提到.該M3為修車廠老闆自己所有.而會加入那罐機油是因為機油商拿給他試用.希望試用滿意可以在他的修車廠架上販賣.(這是很常見的油商推銷方式)

而加入該品牌機油後.車子就損壞了.該修車廠老闆(M3車主).請油商說明.油商提出SGS檢驗報告自清.可是事後這份報告被修車廠老闆(M3車主)踢爆說.求證發現SGS報告是造假的.而機油商方面則推說車主本身汽車有改裝.而導致損壞.

更詳細.可上TVBS新聞台可查詢的到.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