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教]台灣的火車怎麼都是靠左行駛的??難道是因為日本人設計的原因嗎??

ruduff wrote:
跟日本人無關啦台灣的...(恕刪)


劉銘傳所建的鐵路只有一小段. 它只能算第一位建鐵路的國人
確實與日本人之建設台鐵基礎路線有關。鐵道迷以往都知道,有一班早上北上列車很特別是靠右行駛,現在還有沒有就不知道了。
龍皇鬼 wrote:
劉銘傳所建的鐵路只有...(恕刪)


而且當時只有單線而已。

其實火車有時候也會靠右行駛,
列如路線施工、路線受阻不然就是雙併(就是超車的意思)。
可是印象中...
高雄火車站(舊的)也是日本人蓋的,
不過不小心蓋成右線行駛...
好久沒有坐火車了@@"
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
請參考Wikipedia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4%E9%80%9A%E9%80%9A%E8%A1%8C%E6%96%B9%E5%90%91


另請參考以下時報周刊報導

時報周刊 Vol.1455, Mon, 16 Jan, 2006
台灣火車靠左走埋凶機
葉言都

「平交道柵欄已經放下,警鈴噹噹作響,一個年輕小夥子在柵欄向左邊看看,又向右邊望望,終於撩起柵欄,想闖越平交道。他的腳步剛踏上近身的一組鐵軌,猛然聽到右邊不遠處傳來一聲火車汽笛,轉頭一看,一列電聯車正向自己衝來!

闖平交道既危險又犯法,尤其在台灣,如果在雙線鐵路區域闖平交道或跨軌,那就是險上加險。因為,台灣居民都知道行人車輛靠右行駛,但絕大多數不知道,台灣鐵路的雙線區間,火車是靠左走。

台灣這種鐵、公路不走同一邊的情形,說來話長。台灣鐵路在清朝時是單軌,直到一九二七年起改設雙線,才出現火車要靠哪邊走的問題。由於日本鐵路採用英國制度,靠左行駛,當時台灣為日本殖民地,當然也就靠左走了。

台灣光復後,中華民國的法規制度,開始適用於台灣,當然包括鐵路、公路要走哪邊在內。由於二次大戰後期,美國與中國並肩抗日,中國來了不少美軍,也獲得不少美援,當然包括汽車在內。美國的鐵、公路都靠右走,美國汽車都做成方向盤在左,以便靠右行駛。因此國民政府規定從民國三十五年元旦起,中國公路車輛一律靠右行駛。從此以後,台灣的公路車輛改走右邊,一走就是六十年,直到今天。

至於鐵路呢?當時戰爭剛過,百廢待舉,如果把鐵路也改為右行,那全國鐵路的號誌系統就得從鐵軌左邊搬到右邊,全體鐵路員工也要重新訓練,甚至火車駕駛的位置都得換邊。這個工程浩大,當時實在負擔不起。中國鐵路因此仍然左行,台灣鐵路當然也樂得不變,維持左行。台灣鐵路左行、公路右行這件事,就這樣在絕大多數台灣居民視而不見的情況下,長期悄悄地存在我們身邊。

經過調查,世界大多數國家或地區,火車和汽車都靠同邊走。例如同樣靠左走的有:英國、澳洲、南非、日本、印度、香港等;同樣靠右走的有:美國、德國、瑞士、瑞典、土耳其、南韓等。像台灣、大陸這種鐵路左行、公路右行的情形,算是少數的特例。

台灣居民在不知道火車靠左走的情況下過了六十年,穿越無數次鐵路平交道,也發生許多車禍。但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長期習慣靠右走的人,面對靠左行的火車,發生意外的機率卻高出許多。

根據台灣鐵路局運務處的鐵路意外事故紀錄,從民國三十八年起,在距離本身較近的軌道被右邊來的火車撞上(近軌右撞)的機率,比在較遠的軌道被左邊來的火車撞上(遠軌左撞)的機率高出二十五‧六%。

這原因當然跟台灣鐵、公路不同向有關。由於公路右行,台灣居民在穿越馬路時,早已習慣先看左邊再看右邊,這種習慣不知不覺地也用在穿越鐵路上。在雙線鐵路地區,如果先向左看,發覺有火車從左邊駛來,雖然沒有注意火車走在較遠的軌道上,都會停下來讓火車通過。

但如果火車是從右邊來,先向左看時當然沒有火車,此時許多人會受穿越馬路習慣的影響,先入為主或不自覺的只注意右邊較遠的軌道,而忘記查看右邊較近的軌道。這樣一向前進,近軌右撞就非常容易出現。

近軌右撞在台灣居高不下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平交道口對右側視線不良的問題。我國鐵路平交道前道路上的停止線,畫在距離最接近的軌條外側三到五公尺的地方。在都市地區,平交道前向左的視線,因為左邊是空曠的路面而沒有問題;但向右的視線,尤其是右方近軌的部分,常被房屋、招牌、樹木、電桿、交通號誌等擋住。當事人如果誤認右邊來的火車走的是遠軌,右方近軌看不看沒關係時,就已經陷入險境,貿然行進,極易被右方近軌上駛來的火車撞到。

六十年來,台灣超過四分之一的鐵路平交道及跨軌事故,就這樣不明不白地發生。不知已使多少人枉死,造成多少財產損失,也浪費掉多少鐵路局和火車乘客的時間!

1. 劉銘傳蓋的鐵道, 跟現在台鐵的路線是完全不同的.
現在台鐵的路線完全是日本人的路線.

2. 靠左走是皇室國家的傳統. 因為右手拿劍,
靠左走在路上狹路相逢時, 才能互砍.

3. 法國大革命時, 見到靠左走的貴族就殺,
所以大家為了自保, 紛紛向右走. 後來拿破崙征服歐洲,
經過的地方, 全部都改向右走.

4. 美國由英國獨立, 為了有別於英國 (那時候還沒有法國大革命),
所以向右走.

5. 第一月台是以前站為準. 不一定是北上.
只是恰好大一點的站, 第一月台剛好都是北上.

6. 高雄車站也是像左走的. 只是有一條是鐵道的臨海貨物線.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其實往左邊看, 右手操縱, 對於大多數是右手操作的人是比較方便的.

號誌設在外側比較容易看, 所以設在鐵軌的左邊, 向左行駛會比較順.

電腦螢幕大部分的人, 會放在前面偏左的位置.
放在右邊會比較不順手.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到日本旅遊時,問過導遊這個問題,導遊的回答是...

日本人走路都靠左走,因為武士刀的佩帶位置導致的,
試想,如果靠右走,那武士刀彼此碰撞的機會變高,
大家就會砍來砍去的,所以日本的方向都是靠左。
而日本統治過台灣,所以火車也是靠左。
台鐵也懶的改了。
而高鐵為了配合台鐵,只好維持靠左行駛。

不知道是真還是假。
白天醫人晚上醫車,真愜意的生活啊。
這是我個人的推想,參考參考:
如果我們把自己拉到太空中,當鐵道出穿過市區時,前站及後站的概念會因為橫躺的鐵路而出現。
穿過市區的鐵路設了車站,尤其是大站的建築多少會因習坐北朝南,如不設島式月台,因地形關係台北出發的車向南就會先向西行,自然車會靠左。

但樓上幾位大大的歷史原因,考究起來會更有說服力。
而且日本的明治維新,參考的就是當時的強權英國,他們繼承了很多英國已有的習慣。英國的政治體也為當時的日皇解套,免去廢皇的危機。
tetsujin28

SR-100 wrote:
請參考Wikiped...(恕刪)


第一頁就有人貼過網址了,難道要我回文一次

那請看第一頁的倒數第二個回文
我就是對於看到很多單親小孩的遭遇,很不削那些父母親的人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