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780Mpa強度汽車鋼板------中鋼今年才要推出

tso2000 wrote:
你所說的應該是所謂的...(恕刪)

嘻 今天已是96年年初
enz♂ wrote:
台灣就是做不好引擎....(恕刪)


嘻 如果不算 休閒車 和 HYBRID
華擎至少宣稱有 4 款引擎唄
enz♂ wrote:
台灣就是做不好引擎....(恕刪)

是如何不好知道嗎?我很好奇!
airjim wrote:
嘻 如果不算 休閒車...(恕刪)


引擎是各簡單的東西 , 只是週邊有技術,

台灣就是不去搞,沒用的政府+車廠...尤其姓嚴的(只會買一些名車 自己爽)

早期政府保護有鳥用.............

反觀 韓國勒....愈來越強.....悲哀阿 還快世界第五大車廠了...





jiro1979 wrote:
引擎是各簡單的東西 , 只是週邊有技術, 台灣就是不去搞,沒用的政府+車廠................

反觀 韓國勒....愈來越強.....悲哀阿 還快世界第五大車廠了... ...(恕刪)


倒也不用如此氣憤, 真做出來, 希望國人多多捧場才是真的!
韓國車以前爛, 這是有目共睹, 但是只有在國內爛嗎?
我想以韓國那種對車輛的鎖國政策, 應該是國內的更糟糕...

不否認韓國車現在的確是進步了, 但不知道是多少韓國人的血汗累積的,
這血汗可不只開發人員的血汗, 可能還包括買車的人的.....

台灣車廠也是有在進步, 只是空間仍然不足,
許多地方並不足以像韓國車廠那樣有能力進軍世界.
但仍是有人有在努力的, 就希望到時東西出來了.
國人多多捧場了.

珍惜生命 遠離三寶!
jiro1979 wrote:
引擎是各簡單的東西 , 只是週邊有技術


引擎構造可以簡單可以複雜 ...

我們單看機構時似乎都很容易了解 , 不過裡頭卻也牽涉到許多熱流 ... 等更深入的學問

搞出一顆引擎是一回事 , 其成效如何又是一回事 ...

還有 , 市場規模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 花了大筆心力去搞 , 何時打算回本 ??

消費者都很精明;現在台灣想搞引擎 ... 已經錯過了所謂錯誤嘗試、經驗累積的黃金時期
看到這篇, 正好想到, 要不是台本用了泰國車門, 我的阿V車門也不會生繡啊!!!!無奈


基本上,車材使用都要經過原廠認證程序,各家有各家認證機制。
另外就是鋼料選用,有用CR冷軋料,GI熱浸鍍鋅,EG電鍍鋅,或是GA鋅鐵合金。
不一樣材料,烤漆受傷後,防綉性能便不同,當然購料成本亦不同。與KD件是否外來,與泰國製無關,而是母材選用,當然不同鋼廠所出產品在加工穩定度(不必沖模後修修補補,把鍍鋅層上磨掉),以及外觀平順度,也分不同等級。
在全球化趨勢下,物料互通是正常的,一分錢一分貨,車價與用料還是有關聯性的

KD件近來泰國在成長中,實再也是東協13+1不得不之台商求生存之道,觀稅障礙,使得台灣引以為豪之模具工業,也不得不漸出走,畢竟模具高關稅也會墊高廠商生產成本,失去競爭力。
一部車使用的鋼材可以分成好幾個層次,有車體結構件、外表鈑件、機械件…等,所需要的機械特性不一,除了強度要求以外,還有不同的特性需求。印象中,裕隆、中華使用的中鋼料比較多,toyota的vios也有用一些,福特好像都是母廠供料…
jiro1979 wrote:
引擎是各簡單的東西 , 只是週邊有技術,

台灣就是不去搞,沒用的政府+車廠...尤其姓嚴的(只會買一些名車 自己爽)

早期政府保護有鳥用.............

反觀 韓國勒....愈來越強.....悲哀阿 還快世界第五大車廠了...



你說這種話,表示你很了解引擎嚕~~~引擎隨便弄弄就可以弄出來的東西喔
那你怎麼不來發展一下?愈了解引擎的人,大概不會說它是個簡單的東西吧
至少我目前所看到的是如此~~~

而且你說話也不太負責任,你怎麼知道姓嚴的只會買名車?
你對汽車業又貢獻多少?台灣的兩家汽車廠都是他的,他養活了多少家庭?
也培養了多少的工程師~~

要說別人之前,先看看自己貢獻了多少~~~
780Mpa...比HY80(550Mpa)跟HY100(690Mpa)強咧!
不過張力方面應該還是比不上HY80/HY100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