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超快進垃圾桶的文章=>汽油 1公升8.7元


WATER0939 wrote:
我不知道是哪一家公司...(恕刪)


喔~~
搞不好是不同事件吧~~
或許大家都搞錯囉~~
阿災~~
max80686 wrote:
不能貼喔,你沒看管妹...該新聞的所講的是將氫氣壓縮成液體後以"奈米"技術做成"微膠囊"形式儲存(恕刪)


聽他豪小,氫氣還需要奈米化!!!
更別談液態氫奈米化!!!
微膠囊~用啥做膠囊!! 啥東西能裝住它號稱"奈米化的氫"。

這該不會跟台灣一樣,是用來炒股價的假新聞吧!!!
自行追加

原理:高密度氫“擠”進小水珠

  現階段氫能的主要使用方式是氫的直接燃燒和氫燃料電池的電化學轉換。但現有的氫儲存技術成本昂貴、安全穩定性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倫敦大學學院的魯特福德·艾普頓實驗室和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研究出一種把高密度的氫擠壓進極小水珠的方法,這樣儲存的氫能以液態形狀倒出或泵進油箱。

  目前正在把這項技術變為現實的塞拉能源公司負責人史蒂芬·沃爾克表示:“我們已經在制造這種取代傳統燃油的微型水珠,這種高容量的儲氫材料適用於燃燒汽油的現有汽車,因此無需對車進行改造。”

  質疑:能否適用於所有汽油設備?

  不過有人質疑說:“報道中既沒有提氫是如何來的,也沒有說明"小珠子"如何制作。我對此表示懷疑……除非這種新型燃料能適用於現有所有汽油設備,包括油管、油箱等,否則這只是一個夢想。

說到小珠子,我就想到"第六元素"

怎這人造汽油,跟台灣第四台賣藥的一樣,說的都好神奇,且都超出"人類"理解範圍。

藍田安 wrote:
聽他豪小,氫氣還需要...(恕刪)


大家也不要看到奈米就跳起來. 其實現在氫能源運用最大的問題就是儲存方式.

在電力相對便宜且非使用化石能源產生電力的地方(如美國五大湖區水力發電), 電解氫的成本的確有可能低過開採及煉製汽油的成本, 但是氫氣不易儲存的特性(現在應該都還是用高壓把他液體化), 讓他很不容易被普及. 歐洲有試行氫氣公路, 但是還是不能推廣開來. 但是如果真的有人可以讓氫氣用常溫常壓就可以運輸及儲存, 那就解了這個難題

leoachung wrote:
喔~~搞不好是不同事...(恕刪)


其實那位大大說的人,我是一點都沒有聽過,但我敘述的事,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
他只是一個平名百姓,而不是什麼老闆,而且我記得他用的原理,好像蒸氣帶動吧!
唉...突然回想起來,但也被OOXX..
樓上大大,您說的是"儲氫材料"論文很多人做到濫了。
重點是您說的氫氣是用燃料電池來驅動車子。
而此篇 人造汽油 說的是氫氣能直接給汽油車用。這是我的爭執點!!

superspell wrote:
大家也不要看到奈米就...(恕刪)

藍田安 wrote:
樓上大大,您說的是"...(恕刪)


儲氫材料之前比較多的嘗試是在金屬素材上, 這次是用高分子可能會有點機會. 先別那麼快否定, 至少他現在的方向還沒有犯錯. 像RNAi一樣, 乍聽之下好像很不可思議, 但是科學家還是一步一步的去實踐他
也不用太多陰謀論,所謂「加水就能跑」「新型態節能引擎」之類引擎會消失的原因只會有一種--不划算。

喔,搞不好也有第二種,就是所謂的「發明者」徹頭徹尾就是在虎爛,或是找到了個老梗以為是最新發明。還輪不到所謂的石油公司或是政府高層去收買或滅口。

樓上也有人提了,除非該區域的電是免錢而且來源「乾淨」的,否則這類的方式不可能會比較省能源,通常反而更耗能。這也是他們都不會提氫要從哪裡來的原因。

電動車其實也有同樣的矛盾,如果電的來源不乾淨,例如主要是以火力發電產生,那麼電動車根本不如想像中環保....雖然看起來很理想。

至於主題的「微膠囊」,雖然我沒看到原始內容,不過很可能是一種能吸附氫氣的材料,先前這方面已經有不少研究成果。或許該團隊找出了可以跟著氫氣一起進引擎燒掉,夠「乾淨」的吸附材料吧,如果是這樣也算不錯了。但氫氣要從哪裡來,怎麼大量加工讓它進入這種吸附材料,才是根本上的問題,這也是新聞不會提的。
那個什麼加水就能跑的車子,完全就是一個外行的歐里桑惹出的笑話吧
這種歐里桑在社會上滿多的....

首先,他把水電解出氫
然後用氫燃燒帶動車子

感覺好美好

問題是拿什麼能源來電解水? 大量的電
石油發電? 還是核能發電?
如果電解水產生氫,然後來帶動汽車這樣划算的話
那就不用發明電動車了......


簡單來說就是......
你如果要靠電解水所產生的氫氣來發動引擎帶動汽車
那就必需在車上背一顆超大顆的電池
可能需要像3.5噸貨車後面那個車廂一樣大吧
然後還要收集、儲存氫氣、輸入引擎內燃機
那些氫產生的動力扣掉要背那個數噸的電池....
一小時大概能夠跑30公尺吧? 我猜
然後就要停車加水充電了?



你、有、那、麼、多、電、不、會、直、接、驅、動、馬、達、就、好、了、喔!

繞一圈玩化學實驗有比較好玩嗎!
加水就能跑的其實也不是真的使用水,看到真正能用的是使用鋁鎵合金,利用該合金的多孔性,鋁將水中的氧氣搶走,就會自然排出大量的氫氣,這種設計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停車後如何停止反應,另一個是鋁鎵合金的更換與效率,整體而言不如直接切入燃料電池。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