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Brembo的問題


曹爸 wrote:
要不要等看看新鵝的卡鉗跟碟盤呀
試騎過的給蠻高的評價優


請問一下"鵝"是指哪台車阿??
真的有點不懂耶
請給予指導~謝謝囉
學習永無止境
煞車的手感主要決定於
總幫+卡鉗

原廠碟煞每台都可以鎖死,每台都可以翹後輪

只是原廠的卡鉗不外乎感覺就是0或是1

速克達真的有必要用到B?
老實說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

裝都是裝給別人看而已

力道在強,強過輪胎抓地力,你還是只有翻車的選擇
就算你今天用601+B輻射
時速120以上在短距離煞車都絕對不夠用,不是撞就是翻
(除非閃的過)

我之前用TOKICO對六配上悍將原廠總邦
感覺比較Q....不會死硬
現在配NISSIN對四,手感又更q了,力道也很好控制
(比起友人的G4+B輻射,摸到就鎖死的感覺.......)

YAMAHA125車系總棒配卡鉗都會感覺比較硬一點....
不過也是很好控制力道

力道
B輻射>>T對六>B水餃=T輻射>N對四
速克達個人覺得N對四就夠了.....
實在沒必要在往上敗

個人建議要B的話,覺得普通對四太常見
又花不起輻射,建議就買水餃吧....
力道真的優.....
不過很大顆是真的


Yuan wrote:
請問一下"鵝"是指哪...(恕刪)


喔~抱歉抱歉
好像寫的太口語了
鵝就是勁戰啦
七月底要出摟
棄無名~投天空 http://album.blog.yam.com/JL6184
您的Earl's是假的,不是真品,您要小心會有爆管的危險,

其實目前有很多人都被台灣的黑心商人所騙,以您所使用的這個假的油管,這一條的成本是100元,如果你是花700元買的話,您就知道台灣店家要的是錢,您的身命卻無保障,

目前台灣機車零件市場充斥者低價的大陸貨和假的進口貨,唯有消費者才能導正
如果不是很在乎耐久性的話...比雅久BuBu上頭那顆仿B牌卡鉗可以流用(需轉接)
新品效果直逼正B牌...因為基本上是拿B牌翻模製作...是說老化衰退的速度比正B牌快多了

市面上假貨太多,所以...如果原廠品堪用的話...那順順騎就好

嗯...勁戰-天鵝座X,俗稱天鵝
然後東吳機研上頭,鵝的縮小版...叫做鴨...GTR的R跟鴨的台語同音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各位大大

小弟我很久沒騎車了,但是看了你們靚車的照片後,有些問題想請教
我印象中煞車的制動力是來自於摩擦,而影響摩擦的因素很多,像是
- 碟盤跟來令片的摩擦面積
- 卡鉗的夾持力道
- 總泵分泵的設計
- 碟盤直徑 (影響力矩跟接觸面積)
跌盤上打孔或是畫線,用意應該是在排粉跟幫助散熱
且機車前碟不像汽車藏在輪框內,照說散熱問題比較小
但是各位大大的碟盤很漂亮都是簍空花紋,雖然漂亮但是跟來令接觸的面積很小
甚至可以說實際摩擦面積不到來令的50%
在這樣的狀況下,與其更換卡鉗,換成平盤似乎更能增加煞車力道
當然換卡鉗增加夾持力道是正確的方向,但是沒有接觸面積,夾持力道增加應該效果有限吧
我的想法可能不甚正確,煩請各位大大解答一下
真的每個人都這麼熱血阿...
我覺得Y牌原廠煞車就不錯了 至少比我的車(巡X125)原廠的好很多
以我的自己的使用很少會到達煞車的極限(我弱) 一般人用也OK 跑場地就不知道
有錢當然一堆好料上身 不過還是要考量到自己的使用習慣 手感是很決對的
以前在淡水的時候 跟一堆車行的朋友(嘉X 和現在的榮X)
晚上去跑跑八拉卡 快當然沒有車手快 不過使用起來還不錯用
真的要用到B牌嗎 我沒有用過 那時候是學生沒有錢
不過我認為一般使用 和小跑山路是用不太到 跑場地的人當然效果優先
------------
說了一堆沒啥重點
1.有錢就用吧 可靠度不錯(朋友說的)
2.用的到就買吧
3.看起來好看 當然非買不可
--
缺點當然有
1.貴 還有來令也貴 好來令吃盤子的速度也會加快 盤子也是耗材...
2.改了也要看其他東西有配合嗎 前岔 總泵 油管
3.要有錢有閒啦..調整問題也多
4.還要怕被偷
----------------------------------------------
說一下我自己的 改了好幾年了 ---手感不錯
原--巡弋125 鼓煞 前岔是舊的迪爵那種的
現在改
風雲前岔(油重灌有硬一點) 三角台+三冠王框+卡鉗(殺肉廠沒有SYM的) +SYM原場總泵+RPM浪花碟+EARL"S油管(有人說有假的"驚")+BT39CX
優點--手感不錯 +價錢便宜 +來令便宜 原廠就很好用
缺點--不好看 要花很多時間
http://tw.myblog.yahoo.com/aresdi/

catkenlin wrote:
各位大大......

很多地方你說對了,但是要考量到碟盤也是有重量的,之所以作成摟空的浪花碟,最主要就是為了減輕碟盤的重量,以及加強散熱能力,因為熱衰竭的效果是很嚴重的。

接觸面積大的確可以增加摩擦力,所以早期的機車碟盤都是全圓的,而且頂多只有劃線沒有打洞(所以會有很嚴重的熱衰竭的問題),但是以現在的材料科技而言接觸面積大小已經不是那麼的重要了,要增進摩擦力從碟盤以及來令片的材質下手容易又有效果多了,反而是熱衰竭以及重量的問題比較嚴重,所以才是浪花碟得以盛行的原因。

對於整個煞車系統而言,光是注意卡鉗以及碟盤是不夠的,換裝卡鉗還要注意到放大倍率的問題,換裝碟盤要注意來令片適不適合,碟盤本身也是耗材的一種,厚度薄到一個程度就該要換了,煞車油是會變質的,顏色變了就該換,前叉也是煞車系統的一部份,下潛速度過快也是不行的,同樣前叉油也是耗材,時間到了也是要乖乖的換掉。

品牌的好壞有它一定的價值在,它敢賣這麼貴,一定有它貴的道理,但是這並不是絕對,玩車不是只要換高檔零件就好,使用一般的零件,卻能造就出很好的效果,才是玩車好玩的地方,也沒有什麼零件適不適合什麼車的問題,你覺得好用就好,感覺最重要,我們會覺得B牌很貴是因為我們離義大利很遠,如果你住在義大利,那麼B牌就只不過是一個國產品牌而已,速可達當然可以裝,不用想太多。
你看到的那片MOTO-MASTER碟盤其實有他設計不良的地方,
洞打得多沒問題是他打太大,造成碟盤的散熱不易,散熱面積太小,會造成碟盤中間嚴重吃溝,大約使用一組來令,這片碟盤就壞了.

一般的圓形碟盤的散熱能力的確比WAVE DISC差,最多會差到200度..
目前世界上的碟盤只要是不鏽鋼絕大部份是使用SUS 420的材質所製成的,可以說大家都是一樣
但是碟盤製造的重點在於鋼材的處理...這一點是知名碟盤大廠的商業機密..BREMBO GALFER BRAKING EBC SUNSTART..都是..

至於卡鉗來說BREMBO都不適合..速克達..卡鉗的搭配必須配合前叉和碟盤大小,當然你如果只要利那只要對四的卡鉗都很利,

以台灣來說速克達最多,台灣速克達改裝煞車的方式與歐洲國家差異很大,台灣流行改大卡鉗,歐洲流行改來令和碟盤,

曾經換過一組AP SuperSport For NISSIN對四的來另,滿好用的
不過很貴$1600使用約7-8千就該換了

網拍上有賣家在賣自製"道路版"來另
換到好約$550,還不錯用
他們家自製碟盤也小有名氣喔!
x貨市場,應該有人知道吧...

另外對六或許沒有對四好用,碟盤太小會吃不到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