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鄭西高鐵



這只是經濟倉的座位,還有桌子


走道旁的門上方有全平面的LED顯示器,原木的裝璜.(經濟倉而以),每個座位上方,還是LED顯示,這個座子,從那裡到那裡有人坐.


時速301公里的震憾,每節車箱出入口的門旁邊都有這樣的訊息.

這是德國高鐵,我在2006年10月時候拍的,那時台灣高鐵還沒通車, 如果台灣高鐵那時是德國團隊得標,
我們現在應該,也是這樣的,

只能說,政治啊政治.

timothy_fann wrote:
大陸的高鐵我在端午節...(恕刪)


1. 如果你在大陸坐的高鐵是在非動力車廂當然是聽不到馬達和變頻器的啟動聲
台灣高鐵和大陸CRH 1 , 2 , 3 , 5均是"非全動力車廂"
據我的了解
大陸CRH在動力車廂一樣可以聽見來自馬達和變頻器的聲音
當然這點見仁見智
有些人覺得是噪音
有些人卻覺得是天籟
和汽車一樣

3. 台灣高鐵也有非站站停的直達車
但似乎還可以再停更少站一些
tsao4907 wrote:
這只是經濟倉的座位,...(恕刪)


台灣選擇引進日本的高鐵才是正確的選擇!起初想選擇歐洲的高鐵標準那才是因為政治原因!
日本高鐵的性價比要高於歐洲的,使用起來也比較方便,更符合台灣的習慣,雖然德國高鐵在採用的一些技術上有的更先進一點!
tsao4907 wrote:
這只是經濟倉的座位,...(恕刪)


這點和歐日高鐵發展取向理念不同有關
歐洲高鐵(尤其德國)強調是高檔的高等級快速列車
內裝當然會盡可能的豪華
日本則是將新幹線定位為高速通勤
乘載人數多且高效率是它的目的
豪華度就不是主要追求

至於台灣高鐵當時若給歐洲團隊得標
絕對不會是照片中的德國ICE 3列車
因為當時歐洲開給台灣的規格是德國ICE 2機車頭拉法國TGV-D車廂(很多人不是對混血系統很敏感!? 這才是真正的混血系統吧!)
這種"動力集中式"的組合非常不適合台灣的型態
就連歐洲高鐵現在都已漸漸棄動力集中式而改為動力分散式(就是俗稱的電聯車,台灣高鐵及日本新幹線皆是如此)

再者這車廂看似豪華
但是椅子"不可旋轉"
大陸當初也有引進Velaro系列(照片中的德國ICE 3也是這個系列)作為CRH 3
後期也是將不可旋轉座椅換成可旋轉的座椅
不過車體是較寬的版本
因此普通艙和台灣高鐵一樣也是2+3的座椅配置
意思是
國外的車型是如何不代表台灣進來以後會是一模一樣
一切均視買家的開出的條件和需求而定
pokerface wrote:
這點和歐日高鐵發展取...(恕刪)


實在是不解 台灣引進的700t爲什麽要將700的車頭截短
marco1963 wrote:
大陸的高鐵我沒坐過無...(恕刪)


前天剛坐京滬高鐵


很穩
很快
相同距離 比台灣票價便宜
乘務員也是很年輕...有笑容歐..

正要拍照時那乘務員居然往旁邊躲...
@詹姆士@,DahonSP8/9,Nikon D300,VW Jetta5+Honda Fit+BMW X3 3.0L Sport
jerry_lu wrote:
感謝分享照片,可以放...(恕刪)



京津高鐵



天津站










北京南站









andanlandian wrote:
實在是不解 台...(恕刪)


有一說法是台灣高鐵的隧道截面積比日本新幹線大且設有洞口環
但事實有沒有這樣單純實在是不知道了
甚至連駕駛室車門都取消
lingenchan wrote:
前天剛坐京滬高鐵很穩...(恕刪)


京滬高鐵還在建設中 你應該坐的是京滬線的動車組吧

滬寧高鐵已開通 是不是坐的滬寧高鐵
pokerface wrote:
有一說法是台灣高鐵的...(恕刪)


修改是爲了適應台灣的隧道 ?

還是台灣的隧道環境比日本高 沒有必要用n700的車頭?

目前看 台灣的高鐵還是很成功的,不過兩岸高鐵都面臨一個重要問題,如何盈利。

當然 交通是民生問題 政府有一些補貼也是應該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