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公車車門爬階梯時怕跌倒,但是那時候公車正常應該是靜止的。搭公車時,為了下車必須先往車門移動,當時車子正常正在行進還煞車減速,或是剛上車還沒到定位坐好或站好,車子卻已經加速前進。低底盤公車車內後半部到處是階梯斜坡(後面座位位在階梯上和斜坡上,注意看地上還貼著止滑條),前半部是體積龐大的兩個輪拱障礙物,中間一條羊腸小徑,老人家上車後還要排除萬難戰戰兢兢才能到走到車子中間有坐位處(不要說前輪輪拱上面可以設坐椅,基本上那是身手矯健的攀岩高手坐的位置),而且那裡才幾個座位,真正大部分的坐位都藏在車子後面。車子後面是全車最顛最晃的地方,該處坐椅還位在斜坡之上、更在階梯之巔,這種低底盤公車怎麼看都比高底盤公車危險。
Terrencesylphy wrote:低底盤公車輪胎為什麼...(恕刪) 低底盤公車輪子確實有比一般公車小,大大可以細看一下.至於能不能在縮小,應有許多的考量點..另外仁友的公車塗裝真的有點給它難看
gray48816 wrote:C/P值:大宇...(恕刪) 許多外縣市都還在用台北市退役的老公車,要看低底盤公車在台北市最多了,但是C/P值最高的應該是大陸的金龍汽車吧!話說金龍的公車在大陸城市還蠻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