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雙離合

PSP wrote:
...感覺車子離合器也沒什麼事, 10 萬多公里了, 慢慢放會比較磨耗離合器嗎?...(恕刪)


傷離合器的幾個動作:

1. 轉速差過大情況下瞬放, 特別是起步滿油門彈放離合器, 或是過早退檔未補油又瞬放, 那片薄薄的離合器片會承受很大的拉扯力道, 扯久了一定會出問題 (拉扯造成一噸多的東西有劇烈的頓挫動作, 可見能量有多大, 能量都被集中在小小一片離合器片上, 機械及金屬操久是會疲勞的)
2. 半離合, 重油門, 高轉速, 磨太久 ---> 燒壞離合器片

倒不是說慢慢放就很傷離合器, 當然純粹靠磨擦來作轉速同步的緩衝, 磨得多一點是必定的, 但還不至於說是燒離合器片... 離合器接合面的接合壓力要夠大, 離合器片跟飛輪面/壓板面的轉速差也要夠大, 還有就是要持續時間夠久, 才構成燒離合器片的要素. 一般如果順順地開, 即使都是靠慢慢放離合器來接合, 也不至於說一兩萬公里就掛點~

個人經驗是雙次離合動作在一般街道上用的機會不大 (跟趾也一樣), 一般會退檔補油大概就很夠了~ 除非變速箱同步機構已經有問題, 要靠人工去補平轉速差, 就有可能常用雙次離合操作~ 參考看看~

dancingra wrote:
個人經驗是雙次離合動作在一般街道上用的機會不大 (跟趾也一樣), 一般會退檔補油大概就很夠了~ 除非變速箱同步機構已經有問題, 要靠人工去補平轉速差...(恕刪)

不知道您的個人經驗是怎樣的經驗,不過我真的認為那是個人意見,乘客忍受程度高,或者說是真的技術好到超越物理極限了;要不要做這些動作跟是不是在"一般街道"上沒有太大關係,同步機構出來已經很久了,問題是退檔能夠"不補油"還能做到不頓挫的人少之又少,別說有保護玻璃變速箱的作用好了,double clutch光是能讓乘客坐得舒服就值得推廣,這動作和跟趾那種需要踏板高低、間距設計必須同時配合,甚至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每輛車的油門反應才能做得順的技巧不一樣的是,對已經熟悉的人來講,根本和換檔要踩離合器一樣只是反射動作而已,開車打瞌睡驚醒那一瞬間也知道退檔該補油。

會說有了同步環,雙重離合就無用武之地的人,跟那些說「有了自手排,手排就沒存在必要」的人一樣荒謬。

accessdenied wrote:
不知道您的個人經驗是...(恕刪)

你樓上的那位朋友並沒有說,退檔"不補油"吧?

有同步齒輪的變速箱...是能簡化成退檔補油就可以,不用再Double Clutch
因Double Clutch中有一部份的工作,同步齒輪已幫你完成了,駕駛只需留意引擎端的轉速差即可
有同步齒輪還做Double Clutch,變成是反過來保護同步齒輪,而同步齒輪設計的用意卻是要簡化進退檔的操作性...
accessdenied wrote:
不知道您的個人經驗是怎樣的經驗,不過我真的認為那是個人意見,乘客忍受程度高,或者說是真的技術好到超越物理極限了;要不要做這些動作跟是不是在"一般街道"上沒有太大關係,同步機構出來已經很久了,問題是退檔能夠"不補油"還能做到不頓挫的人少之又少,別說有保護玻璃變速箱的作用好了,double clutch光是能讓乘客坐得舒服就值得推廣,這動作和跟趾那種需要踏板高低、間距設計必須同時配合,甚至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每輛車的油門反應才能做得順的技巧不一樣的是,對已經熟悉的人來講,根本和換檔要踩離合器一樣只是反射動作而已,開車打瞌睡驚醒那一瞬間也知道退檔該補油。


小弟認為:兄臺您未免也太激動了點

雙離合器技巧,真的是年代久遠的卡車適用的,一般80年代(西元)以後的轎車,只需要單純的離合器技巧就不會讓車子抑揚頓挫了;而且這樣的技巧(雙離合)通常是拿來加速用,比較少拿來減速用。

而減速時降檔會運用到的技巧就是您說的跟趾動作囉,只不過在很久以前跟趾動作也是要採兩下離合器;自從同步環的發明之後,它也已經簡化成踩一次即可囉。

所以除非每次減速時都一定要降檔,要不然其實沒什麼雙離合的機會呢。

從速利303的年代,同步齒就已經存在了,想必兄臺年紀應該頗長,還會謹記雙離合的規矩呢



ericmun wrote:
哇~~真熟悉的車阿 ...(恕刪)


2噸半.....甜蜜+痛苦的回憶......三不五時就給我煞車皮咬死 >>>然後起火(如果沒發現的話)

夏天的時候. 駕駛室裡面是超熱...跟烤箱一樣......
ES300H 旗艦版-極致白. 2020/8/1
accessdenied wrote:
不知道您的個人經驗是...(恕刪)

呵呵, 其實小弟是那種天天都在踩跟趾的人, 雙次離合退檔也會在特定路段使用, 退檔補油更不必說是標準動作, 甚至輕微半離合純靠油門力道控制去換檔我也會, 只差還不想做不踩離合器純靠油門去鬆掉齒輪應力來換檔 (沒弄好可是很傷米凶的啊...), 手排挺好玩的, 只是小弟不太認為所有開手排的人都要像我這樣子開, 畢竟常態分佈的大多數人都不是賽車手 (我也不是啊), 多半也不會去爭那 1 秒以內的 gear engagement 時間... 所以才認為一般路上犯不著這麼開, 我是不嫌累, 不過別人可不見得囉~

的確, 同步機構的存在不代表雙離合動作就完全不需要, 像在開快車, 需要常態 keep 中高轉速段的人, 退檔動作不作雙次離合會不太好打檔; 硬打也是可以啦, 只是有一點花時間, 同步機構總需要一點時間把轉速差拉到可以接受入檔的範圍, 如果老是用硬打的, 同步齒輪及相關機件也會磨得較快些, 就看開的人是不是懂這點, 以及覺得能不能接受而已~ 所以有些愛開快車拉轉, 愛拚換檔速度的車友, 在不夠明白傳動機構的原理時, 往往開久了, 離合器跟同步環都掛得快一點, 也算是有跡可循啦...

從街道開車的角度來說, 扣除飆車不講, 一般不太需要 keep 在中偏高轉速域, 所以退檔的轉速差異還算可以接受, 如果也不計較 transmission engagement 的時間的話, 不差那一秒小等一下, 其實齒輪咬進去的時間還算可以接受, 這也是為什麼小弟認為常態在街道開車, 其實順順開, 也不必用到雙次離合, 最多退檔補一下油, 動力接合順暢就好了~ 不擅長退檔補油的人, 其實也可以延後退檔時機, 轉速降到更低時再去退, 那時不會有太大的轉速差, 離合器放緩點就好了... (也因為轉速差不大, 小磨一下離合器也還不至於二萬公里就掛點, 還可以換得較佳的乘坐感呢)

雙次離合, 跟趾, 跟趾+雙次離合, 單純補油退檔... 這些動作除了老練極致的駕駛才能做到 "每次" 都是順, 這要很多次的經驗累積才能做到好, 總有偶爾幾次不小心補不準, 離合器一放就是頓一下, 結果反而畫虎不成~ 這一點, 我們得從機率的角度來看了..... 如果一件事情, 達成期望成果的方法有兩種, 而其成本相當, 可以忽視不計; 但其成功率一者為低, 一者為高時, 從長期平均的觀點來看, 選用成功率高的, 其結果往往較能經常地符合預期~ 這就不是對錯問題, 而是個人選擇的問題囉...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