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中國制造——比亞迪E6純電動車將在美國上市,售價4萬美元以上

eric62 wrote:
說真的,看BYD最近...(恕刪)

BYD是金玉其中,败絮其外!我承认
我是来乱的!
tyyan2 wrote:
someona881
我真是服了你了
怎么说呢!
精神真的可嘉
但你期望台湾人夸大陆多优秀,不再瞧不起咱们大陆?让台湾人觉得大陆有多了不起?
你觉得你还是省省力气吧?
不要再发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心了
如果咱们made in china车以后真的能像丰田一样在美国那么风光
那不用你大声宣传
台湾人自然会佩服!
所以,还是留点时间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吧!


說的很好~本來就該如此~只要大陸自身強大~還怕台灣人看不起?
車子的好壞~其實是很客觀的~美醜才主觀~
SO~
貶低我們並不是提升你們自己的方法不是嗎?
車子好~人家就會肯定~把我們貶低~但市場上車子一比就知道客人會想買哪一輛不是嗎?
還有~雖然兩岸都想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的侵略下~掙得自己的自尊~
但是~不要忘記~目前這個世界之所以可以進步到目前的情況~他們的功勞確實是最大的~
我指在數學、化學、物理、天文~~等成就~
目前H1N1的疫苗和克流感藥物~
如果沒有他們的成就~
目前兩岸早已死傷慘重~應該說世界~
就你們來看就是爭自己的利益~但也爭到我們的利益不是嗎?

台灣確實有人非常極端~只要是「中國」就完全「貶低」~不管主觀或客觀~
但也有人是很明理的~很客觀的去看事物~SO~別以偏概全好嗎?
還有~我們也是「中國」~雖然你一直叫我們「台灣」~但「中國」並不是只有你們而已~了解嗎?
someona881 wrote:
臺灣裕隆準備從吉利汽車引進代工組裝的熊貓EK-1電動版,搭載40Ah安培鋰離子電池,安全極速達到55km/h,滿電續航里程80km,完全充電時間一次需時五小時。EK-1搭載吉利汽車集團自主研發專利技術的雙轉子差速電動馬達,透過電動馬達實現調速與差速,可以省略變速系統與差速器等傳統機構,也大幅提昇動力傳輸效率。


哈哈哈~
都EK-2版了還拿EK-1的來和你的比亞迪來比~
這樣比較很不道德喔 ~
就像台灣人拿大陸被撞爛的車子來說明大陸奇瑞A3是豆腐車不道德~
拿一個新聞給你看~
「在今年四月間的「上海車展」中,吉利汽車推出了「第二代電動熊貓,EK-2」,其性能與去年「北京車展」所展出的第一代電動熊貓「EK-1」相較下,不但大幅精進且極具實用性。EK-1使用一具容量40Ah的鋰離子電池、馬達工作電壓340V、最高車速僅有65km/h,且續航力只有短短的80km!在220V電壓下,其完全充電時間需時5小時,快速充電時間1小時,整體性能表現並不好,但事隔半年,EK-2車型的性能已大幅提升,光是180km的續航力便已具有量產上市的實力。

由於裕隆集團本身也有電動車技術,因此「電動熊貓」的動力來源就出現了變數,到底是沿用吉利汽車的設計?還是換上了裕隆自行研發的系統?如果「Tobe熊貓電動車」想要搶攻國外市場,後者將會是較為合理的做法,這在日後研發進程上才不會處處受肘。但政府單位的「電動車相關法令」制定進度才是最大問題,如果沒有政策輔助、電動車的價格將居高不下,在無法普及、取得大量實際使用回饋資訊的前提下,台灣電動車工業的進步幅度將不及國外車廠,如此也將扼殺了這個新興行業的生機。因此「電動熊貓」到底何時上市?其實不是裕隆汽車所決定,真正的決策者還是政府當局。」(新聞連結:http://www.carnews.com/detail/17524)

目前引進台灣的熊貓車是用誰的電動車技術~我也不知道~
不過既然你拿比亞迪來比~
那我可以和你說~絕對比你的4萬美金要便宜很多~
斯文魚 wrote:
原來嘴跑這么簡單。。...(恕刪)

嘴不嘴砲等上市就知道了,或許上市也沒機會吧
文章詳盡,謝謝分享
我佩服比亞迪的努力與成果,期待全球第一款性價比高的電動車問市
加油。
這台外型不錯,如能通過安全測試,能在台灣賣應該很好!
未來電動車可以在7-11充電,順便喝杯咖啡,好像不錯喔!
someona881 wrote:
呵呵 比亞迪花了6年時間,至少投入了近千位研發人員來開發電動車,擁有數百項技術專利,裕隆在這方面投入了多少?

據我所知裕隆的LUXGEN電動車的驅動系統是與美國ACP公司(AC Propulsion)合作開發的,美國ACP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世界領先的電動車驅動系統供應商。美國ACP會把自己花費近20年時間研發的核心技術拱手讓給臺灣裕隆嗎?電動汽車驅動系統核心技術,裕隆掌握了多少?

裕隆LUXGEN电动车的電池系統是由台泥旗下投資的能元科技生產的電池,與前述MINI E裝備的電池相同,性能并不占優勢,而成本方面僅僅一輛汽車電池成本就高達50萬元新臺幣。這種自己并不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如何降低生產成本?

就是因為裕隆在電動車領域自身沒有足夠的研發成果,樣樣都要從協力廠商采購,才導致成本居高不下,即使裕隆到大陸設廠,在自己不掌握核心技術的情況下,如何降低成本?難道靠壓榨大陸工人的廉價勞動力嗎?

沒人會小看裕隆,裕隆在代工領域做得還算可以,但是真正碰到技術研發方面,呵呵,加油吧。


台灣沒有電動汽車驅動系統的核心技術?我是不清楚啦~
但是Tesla的電池中,關鍵零件是台灣做的,這算數嗎?

沒差,等到Tobe電動熊貓上市,就可以看看裕隆到底有多少斤兩
沒人敢試?不必擔心,賣便宜一點,東西賣便宜,自然會有人願意賞光
MADE IN CHINA 的山寨手机電池會爆炸, 不怕車子也會爆炸
看起來,大陸的民生工業確實是猛進啊!
加油、加油!

當初,日本人在各類工業產品上也投下人力、財力,努力模仿與研發
剛出爐的產品則是被歐美消費者嫌東嫌西,
似乎只要是日本製的就是濫貨、就是仿冒品!
但若干年後,日本製的產品卻大舉攻陷世界各地...

只能說:台灣的確有一些人是小鼻子、小眼睛
自己連飛的勇氣都沒有,卻想要譏笑正在製造翅膀的人啊!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