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看看國產車商對安全性的說法

阿盛1205 wrote:
等等應該又會有人出來...(恕刪)


車子要賣之前本來就應該先測試撞擊

就好像買食物之前 賣方要確保食物沒壞沒毒

而且T牌不是都標榜潰縮式設計?

那應該受撞擊時乘客受到的保護會更好才是啊

怎麼還需要變更車型設計??

怎麼感覺T牌有點自打嘴巴的感覺

雖然我家四台車 其中有三台就是T牌 真是擔心啊
天生好人 wrote:
不過如果原po屬實,至少看得出來福特比較在乎車子的本質,只是很可惜的為何不公布已通過測試的證書讓消費者更增加信心呢?


因為台灣福特是出了名的超級不會行銷阿~!!! =___________=
n67953 wrote:
沒有NISSAN呀!...(恕刪)


重點~那都不是國產車啊~


美國有NHTSA
日本有J-NCAP
歐洲有EUO-NCAP
大陸有C-NCAP
台灣有???????.....ARTC

一:現在有"資源共享平台"....,車商鮮少拿"安全"做廣告了~

二:有兩種可能:
....1~已經很安全了,根本不需要用安全做廣告了~
....2~實在是很不安全,不敢拿來廣告,雖然消費者是告不贏地,但是討論區不斷PO,也不是好辦法~



PS~聽聞福特MK2很早就使用比980潛鋼還好的硼(錋)鋼用於A、B、C柱,也吊起來撞地面...又用電漿熔接車頂.....咱們可以說<b>"相對"比較安全嗎?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還是努力爭氣一點
買進口車就不會有這些疑慮了

沒想到為了應付artc的撞擊測試
還要漲車價
本來就是應該做的
卻要消費值者再花錢買一次單
真沒意思

反應成本的部份
是那些送測撞掉的車嘛 ?
不然那些車去白白撞掉了
賣到市場還可以賺很多耶
ddra1123 wrote:
還是努力爭氣一點
買進口車就不會有這些疑慮了...(恕刪)

一:一般上班族.....
買得起,養不起吧~

二:買車需考慮的面向~(已PO過N遍了!)
....1:引擎、變速箱、油耗...
....2:底盤、操控、主被動安全...
....3:維修保養的可靠度及消耗性零件的耐用度...
....4:整體銷售量及公司組織文化(行為、氣氛、價值觀及信念)
....5:個人偏見及主客觀不同喜好....

三:相信國產車......應該有比較好的!只是咱們都不知道....
..............什麼時候公佈呢?


PS~很賺錢的不安全,不賺錢的很安全;很賺錢的有錢捐,不賺錢的沒錢捐.......想太多了!

(PON遍了!~)
車輛的(主、被動安全)
主動安全:
一、安全的視野:輔助雷達、夜視裝置、轉向頭燈、車側警示、後視死角攝影......
二、車身動態穩定系統/美國自2012年上巿車輛必備
三、輪胎/失壓續跑胎/胎壓監測器
四、正確的駕駛觀念最重要

被動安全:
一、車身安全結構:
二、逃生、救援之設計:潰縮區...
三、氣囊多多益善/但繫縛安全帶方有效..
四、防甩鞭頭枕:
五、PreSafe:BENZ、LEXUS有此配備!

...................................................................以上略摘自2007年CG雜誌6月號P168~169頁--------------
安全配備:
1:pre-safe預警示安全系統
2:車側雷達警示系統
3:夜視輔助系統
4:倒車攝影
5:輔助氣囊
6:ESP行車動態穩定系統
7:自動車距維持系統--(CAMRY3.5頂級ACC)
8:主動式轉向頭燈
9:行人保護緩衝機構
10:主動式氣壓懸載系統
..........................................................................-以上摘自CG雜誌2007年1月號P194~197頁------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晨星 wrote:
我對整個撞擊測試內容過程有興趣,是通過什麼樣的標準??
結果會公怖嗎?...(恕刪)
當然不會啊! 標準的閉門造車
男人的大玩具: X5 + B-Class + SantaFe + U6T + Livina*3
感覺上還是脫離不了一貫的方式
幾行字而已
就有這麼多的發揮空間
國外的撞擊測試都會因為車型的不同而讓某些特定族群自行解讀
台灣撞的結果
大概也只是當成另外一種吹捧或是攻擊車廠的工具罷了
對於許多人來說
品牌所代表的意義絕對遠大於任何客觀的參考數據阿
撞了也沒用吧

很多人還是會去買某牌的

品牌迷思阿

不過送車去撞 還要反應成本

其它家廠商就不用 他們家的就要

他家的車是有比較高級喔
sasasa wrote:
更可惡的是這一段Vi...(恕刪)


當凱子 跟 荷包...
ddra1123 wrote:
反應成本的部份
是那些送測撞掉的車嘛 ?
不然那些車去白白撞掉了
賣到市場還可以賺很多耶

撞擊測試所要花費的費用,先假設撞一次兩百萬好了(測試車的車價成本是不含稅的,台灣買車稅很重,請勿以市場價格計算)
以T牌單一車系年銷萬輛以上,一台車不過攤提兩百塊台幣,根本不用列入考慮
會需要增加成本是因為要通過測試,所以必須設變加強結構或安全配備,這部分增加的成本就是每台車都要加的,一台車四萬塊,一年賣一萬台,廠商就要增加四億的成本
大家可以想想那些舊版本,為何其它家不用設變,或是設變後成本不變,銷售冠軍卻須要設變大幅提高成本?
當初一堆啦啦隊說日本有測,台灣版本日本人有把關日本人同意才會出,那為何日本版本在日本測試會過,台灣版本卻在台灣要大幅設變才會過?
台灣人的生命價值和龍頭車商的獲利,在天秤上有沒有傾斜大家自己判斷
阿Q式的自我催眠並無法讓台灣的義和團版本通過台灣的測試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