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交流道; 隧道和指示看板的燈光要不要電費? 安全島上的植物修剪要不要人工/錢?
萬一有車禍撞壞護欄要不要修理? 路面鋪好後會磨損, 必須定期重鋪, 這也要錢
路面排水道; 伸縮縫的定期清潔養護, 或是修理也要錢
甚至國道警察的經費; 測速相機設備; 或是高公局網站上可看到的流量和即時影像
這些全部都要錢, 而不是高速公路蓋好後就不用管它了....
使用者付費本來就合理, 這些國道開銷本來就不該轉移到非使用者身上
試問住在花蓮台東的人, 很少上高速公路, 卻要和國道通勤族負擔一樣的成本, 這不公平!
至於美國, 也是有收費道路, 德國則是幾乎每家每戶都有車
把國道成本轉到全民所得稅上, 但他們所得稅很重 (平均稅率約40~50%)
此外,有實際在德國開過車的人就知道
1). 卡車還是要收費的
2). 近市區部份還是有限速的, 一般人開車也都在120~130km/hr左右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