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Nur wrote :buzzbee wrote:看來我非得要講一下理...(恕刪)推一下buzzbee大的解說...(恕刪) 請問定速是根據GPS來控制的嗎?不然一開始設118,後來看還是118,誤差應該也只在GPS,操控的還是車輛本身吧.
GPS是用來定位而不是拿來做位移計算的。舉例:工程上,用Leica的 GPS 1200+ 連結 做定位後,還要全站儀及GIS系統(ERDAS IMAGINE 連結)及衛星圖做修正,才能計算出正確的X、Y、Z。另要取得一個地理基準點,是要同一個點上經過長期取得GPS座標數據且重複的計算所取得的一個數據點(仍然有誤差)。衍伸到車用gps時,當初設計是以低成本(免費的民用衛星訊號+低成本的接收晶片)來減低駕駛人的負擔,方便駕駛人到一個陌生的區域時,可以明確地找到目的地,不必一邊開車一邊找地圖。以及監控系統,來定位車輛所在位置。buzzbee大說的對,車用GPS測速是娛樂性十足的衍伸項目。一個計算器套好預先使用的圖資,從汽車開始移動到停止時,不斷取目前位置與預設距離不算高度/T(時間),加上虛擬預估衛星位置數值,所略估出來的一個數據。在車子競速賽事中,以F1的科技最好最精準了,請問有看過F1賽車用”專業版”GPS或是”工程版”GPS來測速或是做為競賽速度的依據嗎?國產車的馬錶屬快樂表,那GPS測速更是一個快樂的數據,因為有高科技的”衛星”兩個字做背書。這些數據當作參考就好,交通政策要車廠對馬表灌水不外乎是為了國民的駕駛安全,配合一下交通規則,對大家都好又不傷荷包。還記得當年的插入點菸器孔的測速機嗎? 多少人趨之若鶩,多少人歌頌是測速照相機的剋星… 最後才知道只是商家把感應器放置在照相機前罷了。記住GPS是定位系統不是測速系統。
ShimaPy wrote:GPS是用來定位而不...(恕刪) 你要以此去推翻GPS的「位移計算」也太過牽強了....這麼說來,其實數位系統也都是把類比訊號用猜測演算的方式對到一個數位絕對值,消費性電子產品,數位相機拍照,大多也是「娛樂性質」囉.....電子錶也是靠石英電子震盪器頻率,再固定週期把時間秒數 ............飛機上的風速測試儀,有會結冰的致命傷,所以要加裝電熱器。而自動駕駛判定「儀器誤差」之後會排除信號,讓法航變成手動駕駛... 甚至因為數據判定而做一些調整。像是曾經有飛機作「低空飛過」表演,自動駕駛判定要降落而減速 造成飛機試圖在草地上降落...飛機還有航向顯示器,可是那個儀器是一個電子羅盤。它定期需要整台飛機在地上360度旋轉作磁場矯正...陀螺儀也是, 他可以很靈敏的感應到 xyz 方向的加速度, IPHONE 甚至有軟體可以藉此推算速度.... 可以在電梯裡面測速....不過你說的也沒錯,如果GPS這麼準確的話,飛機上就會以它作為主要的導航設備了。事實上並非如此。在GPS開放民間用途之前,飛機靠的是定點雷達地標,「儀器降落」系統靠的也是雷達波....但是這裡有個重點。飛航安全絕對不會過度信賴單一系統。以上全都屬於娛樂性質,不值得參考嗎? 那麼,車輛的速度表,靠的只是變速箱轉一圈輪胎轉一圈走多遠去推算 3600 秒以後行駛多少公里啊~ 而且輪胎變大變小,因為共用零件因素,造成誤差所以基本上只會從錶面去作矯正...但是我至少選擇相信GPS的參考速度,因為兩三家地圖軟體演算的結果相差不大....
翔葛熊 wrote:我說你GPS就算在準...(恕刪) 其實如果今天我表速 120, GPS 100... 就算 GPS 失去信號, 但我已經知道表速跟 GPS 有 20% 的誤差, 暫時失去信號也沒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