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座位本來就是美食街的攤販花錢租的,本來就是吃東西才能坐的吧假如你今天一個人去美食街吃飯你端著食物走到座位區發現只有6個空位,正要坐下用餐突然有一個人說這些位置有人了,你的感覺時怎樣?應該是食物先到的(對位子有優先權才對),不然美食街很多到假日人一堆,點完餐都要很久才能領餐,別人以領餐的人卻不能坐下吃飯 合理嗎?
樓主只是在使用,白馬非馬的詭辨述,來說自己很有理。白馬是白馬,黑馬是黑馬白馬不是黑馬,黑馬不是白馬黑馬是馬,馬是黑馬馬不是白馬,白馬不是馬是故白馬非馬。引用自維基百科=================================================================他的說法驟眼看上去很有道理,要用兩點特徵來定義的事物應該不等同於用一點特徵就能定義的事物。可是人們一向的想法是「白馬是馬」,就如同「黑貓是貓」,「女人是人」和「蘋果是水果」一樣,不可能看了這個故事之後白馬就不是馬了。如果公孫龍的理論正確,那豈不是黃狗不是狗、蘋果不是水果、甚至黑人、白人、男人、女人和小孩不是人了。究竟問題出現在那裡呢?從集合論的觀點來看,馬的概念可以看作所有馬的集合。白馬的概念可以看作所有白色的馬的集合。「白馬是馬」這句話可以有兩種解釋:1. 白馬的概念等同於馬的概念。即白馬的集合和馬的集合是相等的。2. 白馬的概念從屬於馬的概念。每一匹白馬都是一匹馬。就是說,白馬的集合是馬的集合的一個子集。白馬和馬的概念是不同的。這個意義上說,「白馬非馬」。但白馬的確是馬的子集,亦即白馬屬於馬的一種。所以「白馬是馬」。公孫龍巧妙利用了「白馬是馬」這句話的歧義。===========================================================這東西辨不完的
幹麼拿這種丟臉的民族性出來討論對或錯?佔位置這種事在本質上根本就不對也不公平,大部份的人都有過在需要位置時卻得不到吧?當下眼底看的、心裡想的都一定無法言喻,如果每個人都能為他人想想、多點禮讓,在這樣的社會裡如果還有會繼續佔位置的人就是沒教養
只能說人都是自私的,用物品佔位子與佔車格兩者不太一樣用物品佔位子通常只是為了吃東西而坐下(也有少數人是不希望陌生人坐他旁邊=打擾)東西可以不一定要在那個位置吃,可以帶走吃,甚至站著吃可車位就不同了而且一個是用物品佔,一個是用人佔用物品佔,別人忍耐到極限時頂多把你東西拿起來,二話不說坐下去,東西並不會抗議說"你幹麻碰我?"用人佔就會了,通常就是下車吵架而且不停在那就沒辦法走下去逛以致於搶破頭的場面時常會發生不過我實在也很佩服為了搶車位跟人發生爭執的人竟然能安心地繼續停在那都不怕人家挾怨對車報復嗎
樓上說的好 這不是法律問題 是道德問題既是道德問題,每個人新中的那把尺不同你說車先到先停是對的,那請問若是你請副駕駛下去看倒車,結果有人硬是把車頭車進來,我就是贏你半個車身是道德不道德?你說人先到佔位是對的,那請問假使有一個人要佔三個車位你服不服氣?相信大多數網友反對上面兩個行為可以可見問題不在於車要先到還是人要先到而是多數人同意適度禮讓,不接受過度的自私行為但問題就回到原點了,人在資源少的時候,心中那把尺就會偏移,今天繞第一圈看到有人佔一個車位,笑笑說沒關係,等你繞第十圈看到人肉佔位,大概火就上身了所以其實不必討論別人哪把尺要放在哪裡,不會有結論的,只要問問你自己的尺放在哪裡,如果今天小孩在你車上,你想教導他成為怎樣的人,答案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