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6

更新:國外機油發展現況及趨勢討論,飛踢台灣神油的假象及技倆~~


agg2523 wrote:
據小道消息指出,
其實國內多家原廠也是用他們生產的機油,
所以品質應該是沒問題的!!...(恕刪)

上述這段話是你回覆版友對飛寶和太潤的評價
你指的國內很多家原廠是還是中國大陸 ??????

agg2523 wrote:
太潤做的都是在後裝的系統,也就是所謂的原廠保養廠用油
就是對岸所謂的4S店,並不只是您認為的僅是通過引擎測試爾爾!!
這點多用點心便不難查證!!有些原廠的機油瓶後面說明就有了!!
我沒有想跟您爭什麼,只就事論事,有多少事實說多少話,就這樣!!(恕刪)

提到對岸的4S店,相信很多版友和我一樣不懂4S是啥? 要去拜一下google
TOTAL MC3 5W-30也只是引擎認證用油,在台灣原廠保養體系也買不到...
我有用心才會曉得出光(國宏)出現在原廠保養體系的機油瓶後面說明...
沒人要跟您爭,若是事實就請大聲說出來,並拿出證據...

agg2523 wrote:
我說過了,我需要去證明什麼嗎??
證明後對我有什麼好處??
您說得沒錯,但您所指的日係,就我所知
目前除了國宏外,還有中油的也有我說的ESSO及TOTAL的
至於哪些廠商在用,請自己去求證,這我沒必要在這公開說明!! (恕刪)

在01上講真話還需要給好處...我不認識你沒法給你好處,頂多送幾瓶台灣廠商試用油給你
改天有空約ESSO(MOBIL)和TOTAL的業務代表來坐坐,請他們公開給大家知道

富沅跌倒後的市場,太潤不是在搶攻

uliu wrote:
上述這段話是你回覆版...(恕刪)
uliu 大,你好像也住巷子裏的,
要不要爆料一下,
讓大家長知識,
有秘密不講出來,
不難過嗎??????????????????

guggy50 wrote:
低調大大我知道你用過...(恕刪)


科技每天都在變,技術應該成熟啦!

要看拉,如果G3類要說全合成也是ok壓!

畢竟G3製成不輸給PAO!

但重點是G3要加100%純!

我推一支不貴,26x元 Amsoil 5w20 100%G3製成,超級合成機油!
uliu wrote:
上述這段話是你回覆版友對飛寶和太潤的評價
你指的國內很多家原廠是台灣還是中國大陸 ??????

我指的國內當然是指臺灣!!
據說大陸也有,但我現在住臺灣,所以我只關心臺灣!!
uliu wrote:
提到對岸的4S店,相信很多版友和我一樣不懂4S是啥? 要去拜一下google
TOTAL MC3 5W-30也只是引擎認證用油,在台灣原廠保養體系也買不到...
我有用心才會曉得出光(國宏)出現在原廠保養體系的機油瓶後面說明...
沒人要跟您爭,若是事實就請大聲說出來,並拿出證據...

證據來了~


先提供2家國產車廠,請問夠嗎??
不是我不想提供證據,問題是萬一廠商告我呢??
您要負責嗎??

uliu wrote:
富沅跌倒後的市場,太潤不是在搶攻

這關我什麼事???什麼跌倒??富沅是什麼??

agg2523 wrote:
先提供2家國產車廠,請問夠嗎??
不是我不想提供證據,問題是萬一廠商告我呢??
您要負責嗎??...(恕刪)


引用網拍照片,若有侵權請告知會刪除照片。
正面清楚照,背面模糊照
清楚曉得是福特六和公司的商品


我猜那2家國產車廠是福特和馬自達? 請給答案。
想必大家是更想知道的是太潤公司的機油...

沒啥料可以爆
等各品牌業務代表和貿易商拿料來賣我,我在逼問他們看看
股市裡公司怕禿鷹,機油市場中品牌代理商也怕禿鷹
很怕品牌被倒掉

剛剛爬的文章,
真的很有趣.來自於
http://www.mvp.url.tw/viewthread.php?tid=7976&extra=page%3D1&page=3 實在是很懶的從頭到尾講一次.....但我用最簡單的幾個概念說明一下~~

W後面指的是溫度黏度....20,30,40,50,60 數字越高黏度越高 - 越能耐熱

SAE制定的黏度番號要適合氣候與車種

在台灣不需要0W-20,0W-30,5W-20,5W-30....這幾款機油

低黏度機油VI值高的原因其中有一項是添加黏度提升劑...所以數據看起來很漂亮

但在看100cst後會發現數值很低

那50或60不是拿去填海了嗎?

真正要看的黏度指數是100cst....不是VI,甚至是150cst

那才是真的抗熱黏度~~

那高VI低黏度的機油剛換新油時一定很好催....但過100cst衰退就很嚴重

很多人看多了網路文章都會選高VI,或流動性高的機油

但沒有人告訴你....真正的機油選購要看引擎內的機油油道

C8 1.8或2.0最好不要用超過50的....引擎油道孔隙小....中低速會變得重腳,太濃機油的潤滑慢怕會傷機件

選擇流動性要看油道....油道孔越大濃一點的不會阻礙流動性....為何要選那麼稀的機油?
C8可以選0W-40或5W-40長途駕駛或走走停停油溫,油壓會比20,30穩定....沒道理選貴又衰退快的產品

選低黏度機油會省油的最主要原因是活塞環上下運作刮除機油時....黏度較低阻力較小,反之亦反

所以這是汽油消耗多與少的主要原因

溫度較高相對於低黏度機油....油膜與抗剪力較容易受到破壞,繼續使用帶來的影響是潤滑不足與油泥增生

你確定你用的低黏度機油還可以5000km更換嗎

在台灣島國的濕度比大陸乾燥氣候相比:

總鹼價要比乾燥地區相對多一點的原因是水氣進入到機油裡會酸化....加鹼會中和,真正台灣量身訂作的機油裡跟乾燥地區不同的地方在這裡
這是我不建議去買外匯品的原因!!

就我拿到的paper裡面....不同的區域同一品牌各區域的添加劑都會有所調整....舉例來說美孚有分3種配方,紅線有分2種,力豹仕有2種

不論是機油或變速箱油要依區域性去選購......

認識機油懂添加劑才是對的

基礎油只有很簡單的第3類半合成,第4類全合成,第5類酯類....這幾種而已

其餘的都是屎!!

有人跟我說要一款真正勇猛,神油

其實就是單級數....如40,沒有0W,5W.....

這種的機油沒有清潔性,催起來很爽.....賽車場很多都是用這種

所以不要跟我說你的機油多好用

回歸到原點....你真正要選購的是符合你的車適合的番號

其餘都是假的!!!!!!

0W-20這黏度,我覺得比較適合排位賽時使用
以成本來看10W-60和10W-50高黏度和低粘度0W-20和0W-30差不多
在一定數量下,有時價格還是要看品牌而定。
但是有過引擎認證的機油一定比較貴一些,畢竟符合使用規範。
以前的認知,0W因為需要較低的傾點,所以PAO成分會多一些。
這也是為何0W-X會比5W-X貴的原因


阿嘉5011 wrote:
在台灣不需要0W-20,0W-30,5W-20,5W-30....這幾款機油...(恕刪)


這還是回歸到引擎設計問題
在台灣販賣的車種
也是有建議使用0w/20的車款
所以這點說的太肯定了
不太能認同


阿嘉5011 wrote:
回歸到原點....你真正要選購的是符合你的車適合的番號

其餘都是假的!!!!!!


其實這點就是這棟大樓最主要的用意
台灣太多使用者都是盲目聽別人的說法
也不會去查證是否正確
才會建立起機油在台灣就是要越濃越好的觀念
  • 35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