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成大教授賴維祥:2015氫能取代石化能


scott9282001 wrote:
就跟台灣也可以製造引擎,但是不會調教引擎和改善引擎製程,所以雖然會動,但是良率和可靠度遠遠不及國外的引擎。

所以台灣只能做零配件。



真的很可惜
如果台灣學界、產界遠光放遠一點

說不定有機會靠氫引擎問鼎天下
但是看這情勢...嘛


看好氫能車 日擬廣設氫加氣站
2012/05/27 22:02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2012年5月27日專電)「日本經濟新聞」今天報導,日本政府推廣新世代環保車燃料電池車,計畫在2015年之前協助民間企業設立100座氫能加氣站。

報導指出,美國、德國、南韓大力開發氫能車,日本政府也希望在環保車領域保持技術的優勢,大力推廣氫能車,計畫今年6月放寬設氫能加氣站的相關法規。

例如修改有關高壓氣體保安法,將來在住宅區或辦公大樓群聚區,都能設氫能加氣站。至今日本獲准設高壓氣體的地區只限工業區。

政府也將修改消防法規,以批准經營加油站的公司可在加油站旁設氫能加氣站。

包括日本3家汽車大廠、石油大廠、瓦斯公司等13家公司,預計2015年之前在東京、大阪、名古屋、福岡等地設立100處氫能加氣站。

日本經濟產業省指出,興建氫能加氣站的工程費用,1座就需6億日圓(約新台幣2億2300萬元),這與一座約需7000萬日圓至1億日圓不等的加油站相比,民間企業負擔重,因此經產省對興建氫能加氣站所需的鋼材、資材等,在釐清安全性之餘,將會放寬法規。

針對氫的壓縮機、儲存槽所使用的活門等零件,也將在官民合作下統一規格,以減少成本,目的是希望將興建氫能加氣站費用壓低在2億日圓以內。

氫能車是利用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起反應產生電力,再以電力驅動電動機。與電動車相比,氫能車填充氫能的時間短、行車距離長,因此備受期待。

燃料電池車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豐田汽車公司計畫2015年推出氫能電池驅動的概念車「FCV-R」。德國戴姆勒集團(Daimler)已考慮2014年投入市場。在基礎設施方面,美國加州也初步決定今年10月起補助企業興建氫能加氣站。


日本都在作了
韓國也在作了
美國德國都在作了

台灣執政黨還要痴呆到什麼時候?
在野黨也別再搞民粹了 好唄?


eychung wrote :不可能
2.即使高壓成液態氫,單位 "體積" 產生的能量仍遠不如汽油...(恕刪)


1.氫氣要液化靠的不是高壓而是壓縮散熱,跟冷氣一樣。

2.液化的氫氣能量遠高於汽油,無論是算體積或重量,不要傳遞錯誤資訊。

3.汽油引擎效率遠低於電動馬達,所以可以補足氫氣容器過大與沉重的問題。

gladiator wrote:
1.氫氣要液化靠的不...(恕刪)


HIHI感謝分享

最新的技術已經突破 氫氣桶重量問題
現在使用 700bar 的桶子 如果加到能跑 700km的續航力
桶子+氫 可低於20公斤~~很厲害~
gladiator wrote:
1.氫氣要液化靠的不是高壓而是壓縮散熱,跟冷氣一樣。


壓縮散熱還不是需要高壓?
冷氣是循環不可混為一談

壓縮氣體所耗費的能量很難再回收使用

另外樓上的資料不知道是從哪來的
可以分享一下嗎?


如果真有這種桶子
我猜是用貴到翻掉的碳纖做的

政府把
瓦斯車都搞死

還要氫氣車?

真的不樂觀
剩下六個月就 2015 了耶~~~

好像只有聽到電動公車??

kingofway wrote:
剩下六個月就 201...(恕刪)


去查了一下
明年在日本上市約台幣200萬
只要加氫站解決推廣就很快了(一個加氫站成本約台幣兩億)


當然以上皆要政府補助
如果真的很成熟能夠普及
這技術馬上就會有人買下並且封存
影響石油商機太大了
氫能取代石化能

你先讓目前氦氣市場能夠安全改成氫氣市場再說吧

我接觸過實驗室樣機要打成商業用機的成品

喵的,說的都好聽

真的用起來問題一大堆,最後很想退貨

結果才跟我說甚麼她們實驗室開發五年多了,希望我們能夠珍惜並且繼續使用

很多新奇的科技一直開發,可是市場上看不到,就表示產品再維持在較高嚴苛保護的環境下才能運作... 那就沒屁用了
神啊! 是神耶! ( ̄︶ ̄) 始祖降臨了 是始祖,快拜! ` ` ′
gladiator wrote:
我聽你在亂講,高壓氫...(恕刪)


你這樣的態度就是標準的台灣人...

有多少事情是新聞不會報導的你知道嗎...
神啊! 是神耶! ( ̄︶ ̄) 始祖降臨了 是始祖,快拜! ` ` ′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