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你所搭乘的遊覽車安全嗎?探究國內大客車製造與安全檢驗流程

車高跟容不容易翻車固然有關
但是翻車之後安不安全 那就跟結構有關了

早年公路局的國光號MCI美國灰狗巴士 車高也是你說的「1.5層」
(基本上MCI的車款 從1970年代到現在 車高大概都在3.5m +/- 0.2m)
但是人家結構就是台灣的拼裝車安全
人家安全性是一次次透過實車撞擊和翻覆測試去驗證出來的

台灣的大客車和國慘車真的是一丘之貉
只會追求內裝豪華 然後安全性自求多福 傳動系統自己也沒有能力從無到有


艾薩克 wrote:
我曾在某位退休遊覽車製造商的部落格看到,他表示過去台灣遊覽車為了吸引客人,比豪華、比配備也要比車高,看起來就是比較霸氣,但後來國內交通法規修正了車高限制,所以目前遊覽車頂多算是「1.5層」,所以下層大多拿來放置行李之用,其實這又回歸到制度的問題,當車高規範在3.5公尺,如果A業者的遊覽車都是3.5m,B業者為了擔心失去市場,也沒有理由將車高降低,我認為交通監理單位需要重新研討這個問題,對於車高限制制定適時適地的規範。...(恕刪)
我記得有一年香港雙層巴士從幾層樓高的高架橋摔下去直接撞地面
也只是車頭毀壞
台灣鐵棺材
乘客座位會不會過高以至於失控情況下加重側翻機率
SCANIAK114 wrote:
.....你看到的是司機一個變兩個 但是你沒看到的更多....(恕刪)

一個客人漲500,一車30個客人一共漲1.5萬。

前看後看就多一個司機而已,這1.5萬不是給司機,要不給去哪裏了?

要不你來說說「其他更多在哪裏」!

輪班司機了不起讓你一天拿3000就嚇死人了,剩下還有1.2萬元,誰拿去了?

也就是每多加一個司機,後方藏鏡人就拿走四個司機的利潤,這種成數高得不可思議。是誰?

車行?
旅行社?
導遊?

你要講清楚欸,你不是巷仔內的嗎?



這兩台是一樣的車底,一台是穿台灣設計的衣服一台是穿原廠設計的衣服
我不廢話,大家看看身高跟體重差多少就好!
這樣法規都能讓他上路,我也醉了.
現在連3.5T加長底盤車也可拿來改,真的是亂搞一通
在這樣瞎搞,每年都出事也不是啥意外了
koba822 wrote:
這兩台是一樣的車底...(恕刪)

但是瑞凡,重點是台灣做的防滾籠呀!

防滾籠欸!

genome wrote:
送小孩上學時跟美國...(恕刪)


有考過美國駕照的都知
看到校車法規上是要減速的
人家美國在法規上就尊重學生
台灣那有這麼照顧學生?
大車出事,交通部挺身而出不是究責,而是滅火。

突然好像懂了什麼XD


突然順便也懂了什麼叫「自費搭高鐵」,還真的自費,一點都沒扯謊呀。

一種有人請吃飯,我自己搭計程車過去的概念,完全不會有吃人嘴軟的問題。
看了整個生產檢驗機制~~並沒有讓我更放心~~只是讓我更擔心

假如翻滾剛性測試可以用模擬就檢查出來~~那volvo何須實車測試~??

你當人家沒電腦嗎~??

做工程的人一定都知道~~開發一個產品...從paper work -->prototype -->mass production

要經歷過多少的計算~模擬~實測~性賴性評估...還有加速老化測試

而我們的大型客車~卻還停留在古老的模擬階段...

一台車少說3.40條人命~~電腦滑鼠點一點就知道pass/fail....

公部門真的是該死....!!

假如滾車很貴~~那政府部門可以訂定幾款公版車體

實際去滾個幾次~沒問題...強制執行..便無所謂經費不足問題

車體場只需套用設計~材料剛性都被規範

就跟現在歐洲車廠在玩的共用底盤機制一樣....

其目的就是求一個最佳化安全架構~又可以costdown.

  • 3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