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想發起臺灣造超跑向世界展現實力

韓國行為何台灣不行

哪一天台灣超跑可跟牛馬齊頭並進




Johnsonwang wrote:
突然有個想法是不是能...(恕刪)



不砲你,回文支持先,先有夢想在去實踐吧.

還有超跑做好之後馬路也要平一點,wrc的路面.

知道路為什麼不平嗎,因為可以一直重做,一直拿回扣,一直5鬼幫運.

所以核4[核123都是用買的,像買超跑那樣,核4台電自己發包自己蓋]也蓋不出來,一直蓋,一直燒錢.只是夢做太大了,比超跑的夢還大,因為台電發包價低的得標,大包發給小包做,品質沒話說,不偷工那有錢賺,超跑小小夢台灣一定行的,不是嗎?

sharkham wrote:
真的OK嗎? 我印象中有些東西是sample放給你去研究,光是想複製都複製不出來的


不要把台灣機械加工技術看得太輕.(閣下的印象要更新了)

如不討論量產後專利權,及製造成本問題,要複製一輛車,以台灣目前技術,說真的不難!!

(如引擎直接3D掃描,精密模具鑄造,多軸工具機加工,就可一比一複製出來)

但是要作到"實際耐用"(材料),"引擎調校","底盤設定"...

那些軟體know how就不是用"仿製"就可得到的.

(如引擎材料鋁合金成份,比例,加熱及退火時間,是否要在加熱....等)

台灣弱的部份 是在最前(創新)及最後(基礎材料)

中間部份可是強的很(台灣替全球大廠代工的東西可是超過很多人的印像)
各種零組件 銷售和維修的 運輸費用
(跨洋運輸)

培養大量相關頂尖人才耗費的社會資源

就算台灣人才的素質很好 大部分的零件都可以製做
需要頂尖電機等人才 佔用其它重要產業需要的人
等於發展其它產業的人 一同被超跑原廠 原料供應 以至於市場 綁死在一起


各種實驗數據 材料選擇的經驗(只能從頭做起 直接用別國的研究成果 也要花很長一段時間吸收)


油價的高漲or氫燃料的來源?
(依賴國外的氫氣or本國有一套壓縮氫氣、製造電池、補充氫氣 一整套完整的行業?)


韓國是依靠財團大量的財力砸錢才做得出來的
這代表台灣真的要做到也不是不可能

但勉強用各種資金 抱著強大的虛榮心 除了向國際證明什麼以外都沒有的心態
這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抱著這種心態的國家都很危險
很容易一時熱血過頭 小則把一個企業帶到死胡同 大則整國的風氣變得異常詭異

超跑是不是有太多的競爭對手?沒錯吧?


對韓國而言 製造超跑不如說在培養人才

以後製做超跑的人 它們的能力肯定會被別的行業需要
這些設計超跑的人 可能在製作摩托車 大眾運輸工具 引擎改良 改善空調..


台灣連像樣的腳踏車變速器都做不出來, 整天只會抄人家的設計然後東修西改,,,,,,,,,,,,

always CoCa Cola wrote:
台灣連像樣的腳踏車變...(恕刪)

台灣的自行車變速器是台灣微轉,你對它有什麼意見嗎?

許啟陞 wrote:
感謝受益良多 原來台...(恕刪)



台灣 辦不到

除非,挖角國外 設計、研發團隊


說的難聽點,光是試車手,都要請國外的

-----------------------------------
經驗 不只是累積來的,也是用專業累積來的
許啟陞 wrote:
感謝受益良多 原來台...(恕刪)


超跑對世界上的富豪來說

不是一部機器

而是一件藝術品

所以他們心甘情願慢慢排隊等個一年才拿到車

這件藝術品完成的背後,有一個重要的的基礎,就是"血統"



血統需要上百年的焠鍊

就像鐘錶之於瑞士,跑車之於義大利,時尚之於法國


所以沒有製造超跑血統的國家投入研發生產,日本的GTR就是一例

其性能打敗一堆超跑,0-100不到3秒,但那又如何

GTR是好車,但對金字塔消費者來說,不過是一部很會跑、操控很好、c/p值很高的車


可惜富豪要的是藝術品,不是c/p值


這是樓主到現在還不懂,所以會開這樣的標題


台灣投入研發世界超跑以目前來說是緣木求魚

倒不如投入大量資源研發製造高端消費者的變速箱或引擎


這條路個人覺得是可行的


Tony愛運動 wrote:
台灣的自行車變速器是...(恕刪)


微轉會做不代表他就是很厲害的咖, 等微轉有辦法幹掉 shimano 再去稱讚他吧,

always CoCa Cola wrote:
微轉會做不代表他就是很厲害的咖, 等微轉有辦法幹掉 shimano 再去稱讚他吧,

照閣下這麼說,SRAM和CONPAGNOLO算是什麼咖?他們有幹掉SHIMANO嗎?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