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kham wrote:
真的OK嗎? 我印象中有些東西是sample放給你去研究,光是想複製都複製不出來的
不要把台灣機械加工技術看得太輕.(閣下的印象要更新了)
如不討論量產後專利權,及製造成本問題,要複製一輛車,以台灣目前技術,說真的不難!!
(如引擎直接3D掃描,精密模具鑄造,多軸工具機加工,就可一比一複製出來)
但是要作到"實際耐用"(材料),"引擎調校","底盤設定"...
那些軟體know how就不是用"仿製"就可得到的.
(如引擎材料鋁合金成份,比例,加熱及退火時間,是否要在加熱....等)
台灣弱的部份 是在最前(創新)及最後(基礎材料)
中間部份可是強的很(台灣替全球大廠代工的東西可是超過很多人的印像)
(跨洋運輸)
培養大量相關頂尖人才耗費的社會資源
就算台灣人才的素質很好 大部分的零件都可以製做
需要頂尖電機等人才 佔用其它重要產業需要的人
等於發展其它產業的人 一同被超跑原廠 原料供應 以至於市場 綁死在一起
各種實驗數據 材料選擇的經驗(只能從頭做起 直接用別國的研究成果 也要花很長一段時間吸收)
油價的高漲or氫燃料的來源?
(依賴國外的氫氣or本國有一套壓縮氫氣、製造電池、補充氫氣 一整套完整的行業?)
韓國是依靠財團大量的財力砸錢才做得出來的
這代表台灣真的要做到也不是不可能
但勉強用各種資金 抱著強大的虛榮心 除了向國際證明什麼以外都沒有的心態
這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抱著這種心態的國家都很危險
很容易一時熱血過頭 小則把一個企業帶到死胡同 大則整國的風氣變得異常詭異
超跑是不是有太多的競爭對手?沒錯吧?
對韓國而言 製造超跑不如說在培養人才
以後製做超跑的人 它們的能力肯定會被別的行業需要
這些設計超跑的人 可能在製作摩托車 大眾運輸工具 引擎改良 改善空調..
許啟陞 wrote:
感謝受益良多 原來台...(恕刪)
超跑對世界上的富豪來說
不是一部機器
而是一件藝術品
所以他們心甘情願慢慢排隊等個一年才拿到車
這件藝術品完成的背後,有一個重要的的基礎,就是"血統"
血統需要上百年的焠鍊
就像鐘錶之於瑞士,跑車之於義大利,時尚之於法國
所以沒有製造超跑血統的國家投入研發生產,日本的GTR就是一例
其性能打敗一堆超跑,0-100不到3秒,但那又如何
GTR是好車,但對金字塔消費者來說,不過是一部很會跑、操控很好、c/p值很高的車
可惜富豪要的是藝術品,不是c/p值
這是樓主到現在還不懂,所以會開這樣的標題
台灣投入研發世界超跑以目前來說是緣木求魚
倒不如投入大量資源研發製造高端消費者的變速箱或引擎
這條路個人覺得是可行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