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收不收費這要看國家,事實上歐洲的高速公路幾乎是不收費的
以世界高速公路品質最好的德國來講,它是完全不收費。
這就十分奇怪了,原因是每個國家的高速公路車流量型態不同。
我個人認為台灣的高速公路不適合歐洲那套
中山高的車流量之大不是美國或歐洲"短程"車流量大的情況
歐美在車流量大的地方往往會出現雙線共12線道以上的車道數
但是這只是短距離,再怎麼長也頂多30公里以內,而且通常擁有其他替代高速公路能行走。
台灣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儘管有二高
但是二高真正疏通"大城市"流量的只有北二高和中二高霧峰IC~南投IC
剩下的部分還是靠一條中山高行走,中山高最多的車輛以大卡車為主
一般人可能會因為二高較舒適、車流量較少而寧願多繞點路走二高
但是大卡車不可能,它們還是得走一高。
南部路段看看鼎金JCT到高雄IC的車流量有多嚇人
中部路段常常過了豐原IC就開始狂塞車到台中IC甚至是南屯IC
北部路段基本上新竹以北就常常塞爆了。
若能以使用者付費而非經過收費站將能減少這些路段的"短程"用路人
以日本的高速公路來講,車流量最多的莫過於東名高速公路和名神高速公路了
其實可以發現日本政府不喜歡擴寬高速公路而是以提高收費限制車輛。
(儘管我認為日本政府過於限制流量。因為東名高和名神高有很多路段只有雙向共4線道
最寬也不過雙向共八線道,其中東名高速從東京IC開始算起也不過一百公里的路段是雙向共六線道)
台灣的情況跟日本"比較"相像,我個人是認為採取日本方式比較好。
當然不要像日本一樣過度限制高速公路車道數,東名高和名神高從1960年代陸續通車至今塞車不斷
儘管擴寬過幾次,但是我還是認為不夠使用。(還有一條往風景區的中央道更是全線都只有雙向共四線)
近年日本政府又開闢了第二東名和第二名神來解決車潮,但是車道數從原本的雙向3+3變成2+2
歐洲長途基本上高速鐵路相當方便,但是台灣的地形關係實在是無法有效利用高鐵
因為扣除台北外的大眾交通工具還不太足夠,所以北高往來車輛還是得運用高速公路居多
我對於收費是樂見其成,但是配套措施要做好
不要政策只有一半而已。
a25156 wrote:
真便宜....
嫌貴就不要買車搭客運阿...
費用希望能比照日本那最好
希望快點通過
是呀..嫌貴就不要買車是吧??..
費用比照日本最好??不如停車費比照紐約怎麼樣??嫌貴不要買車嘛...
最好就昰都比照最貴的國家..但是我們比人家貴的(ex:汽車)還是照我們的價格的算,能找到更貴的就賣更貴
這樣大哥你應該會最開心了...
tommi1214 wrote:
沒錯!這種路況收費真...(恕刪)
想要收費...真的先把路搞好!!
上次在國一晚上碰到一個凹洞...連閃都來不及
輪胎破掉不打緊...連羊角都撞歪了!!
修一修都算萬的...這樣的道路品質
再好的車也都會壞!!還想要收錢
如果國家肯陪在國道上所有意外所造成的損失再來收吧!!
想要學外國收費...難道國一可以沒有速限嗎?
人家外國都有無限速高速公路...
這樣才可以享受"高速"的公路阿!!
況且國道收費...依台灣人勤儉的個性
誰敢保證一般平面道路一定是塞塞塞!!
況且高速公路也是人民的納稅錢蓋起來的...
拿人民的錢蓋路...然後再跟人民收錢...
如果有這樣的生意我也想要來做!!被扒了兩層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