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里斯帝 wrote:不知道的事別亂猜,不(恕刪) https://ctee.com.tw/amp/news/policy/56270.html看看圖片後面,不是一些世界等級的添加劑大廠。在2014年9月開始,中殼公司停止生產基礎油之後,除了基礎油來源必須仰賴外購..台灣中油公司潤滑油事業部執行長吉廷邦18日也跟Cosmo等4家基礎油廠商、以及Lubrizol等5家添加劑廠商,簽署策略合作,未來,中油潤滑油事業部將以越南宏越公司為第二生產基地,朝向多角化國際油品貿易的模式,以擴大海外市場版圖Lubrizol 路博潤。沒聽過很正常。公司概況首席執行官:Eric R. Schnur全球員工總數:約8,800我們從事銷售活動的國家/地區:超過100個工廠數量:全球超過100 個創立年份:1928年總部:美國俄亥俄州威克利夫市營業額 65億美元 (2016年)我知道巴菲特不會去買台灣中國石油https://news.cnyes.com/news/id/3822788這應該不是亂猜的。
https://www.exxonmobilchemical.com.cn/zh-CN/library/library-detail/40007/enhanced_oxidative_stability_of_metallocene_polyalphaolefin_base_stocks_technical_video_zh這連結內的影片 可以知道。第四類基礎油很競爭的......但是台灣 研發什麼 我是不清楚。這要問台灣神油廠。PAO跟mPAO茂金屬PAO看不懂英文特地找到說中文。簡體中文。國語。不要每次都說PAO+ESTER 喔好像美孚(埃克森美孚化工)這家公司是傻了。
springautumn wrote:中油營收都有7/8千(恕刪) 那我孤狗有誤。更正 確實一年營收1兆以上。盈餘....https://www.epochtimes.com/b5/16/5/11/n7883034.htmhttp://www.fortunechina.com/global500/306/2020
meridian wrote:這世界上90%以上的(恕刪) 我並沒有說第三類基礎油很差的確很多機油大廠是以第三類當銷售主力但第三類基礎油調配的機油大部分就真的只是比較便宜些除非用了更好的添加劑包基礎油性能方面部分能力沒有PAO或酯類好(當然PAO和ester有好的部分也有比HC弱的部分)比如熱穩定性高,較不易熱衰退,抗氧化較佳,較高VI 等等所以我才說"一般通勤其實第三類基礎油就很夠用"但如果長時間劇烈操駕,大馬力改裝等等第三類就可能弱了一些不足的部份只能靠添加劑彌補我之所以回覆就是雖然我認同好事多機油的CP值但有更好的基礎油和認證對於引擎想要更好保護的車主另一種選擇我說的應該沒錯吧?好事多新款的認證不是API而已嗎?(若資訊有錯請幫忙訂正)附上我在好事多拍的照片API認證標準相較某些車廠認證寬鬆很多很多台灣廠商近50家近千隻油品都有通過認證(裡面還包含不少台灣神油,當然有些更神更離譜的連API認證都沒有,單純寫假的)某些車廠認證機油相對就比較嚴格比如VW或BENZ等等但好事多0W20 只有通過API的SP(若資訊有錯請幫忙訂正)
鳳翎 wrote:某些車廠認證機油相對就比較嚴格比如VW或BENZ等等 車廠的認證機油,除了特殊引擎,很多時候只是為了幫 原廠/協力廠 機油,排除競爭對手。對一般沒有認證機油限制的車種,一般只有 黏性及壽命要求,選擇性爆多。有認證機油限制的車種,機油製造商要花錢送測認證,否則和這些機油無緣除非這些車種的銷量大到不能忽視,否則只能被車廠當羊~~
Eigen wrote:車廠的認證機油,除了特殊引擎,很多時候只是為了幫 原廠/協力廠 機油,排除競爭對手。(恕刪)work wrote:單純就是成本考量跟市場考量而已認證費用並不低沒有把客層放在歐洲車當然不會去做歐洲車廠的認證 哪間機油大廠沒有車廠的機油認證?自己沒有實力達標說排除競爭對手台灣也是有自創品牌通過MB認證的呢你去問問他有沒有要銷往歐洲車廠認證不止是適用該廠牌的引擎規範更是一項檢測機油品質的指標一樣是拿錢送檢但是拿到美國API不困難不然台灣自創品牌也不會50幾家上千隻油都有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