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會有這項措施 並無考量人民需求
可是我看到的是
雙方正面對撞 有繫安全帶的駕駛輕傷
後座沒繫安全帶的孫穗芬死亡
不想繫安全帶的人 先不考慮此法立意為何
你真的想拿家人做實驗看看嗎?
實驗看看會不會碰到這種不可思議的車禍
實驗看看家人有沒有比孫穗芬強壯...........
一堆人以為後座有前座椅被保護很安全
我只能說沒這回事...........

我是一個二個孩子的爸~ 大的三歲,小的3個月
出門我是絕對讚成使用安全座椅或是綁安全帶,因為我也怕死!
但是有時後出門,某些原因造成必須將安全座椅移除或是不綁安全帶,對我這個開車的爸而言,其實壓力很大~
不僅要很小心的開,而且要在不危及別車的狀況下環顧前後左右,看有沒有別的危險駕駛~
真的是很辛苦(雖然久了就習慣了),因為小碰撞或是剎車,小朋友就可能從椅子上跌下來~
有沒有立法強制要坐安全座椅或綁安全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對車上人員安全負責
都當大人了~ 應該要對車上乘客的安全負責,尤其是小孩~
今天萬一出事了,請後果自負...
樓上有人說市區不到50km/h,應該不會有危險,記得上次有個爸開車帶小baby下停車場,貪圖一時方便,結果小baby從前座跌下來不治,相信這不到15km/h吧
小朋友很脆弱的,也許只是頭去撞到椅子,外表沒事,但要是腦中有小血塊伴隨著長大,產生了後遺症,大人該負責嗎?
so...我個人能同意也讚成可不使用汽座或安全帶,但後果請自負,
要是車上有小朋友,也請對車上的小朋友負責任。
要是後座是成人了,要不要綁安全帶就他們自己決定吧~
and 我個人但還是會堅持使用汽座及綁安全帶,這與沒有沒立法無關~
(就像怠速要熄火...我是不會鳥的,我可不想我的小孩被悶到生病,要是被抓到也就罰錢吧~ 後果自負啊~)
安全第一,這是父親對小孩的責任。
當然會被砲轟!!!
有常常回去探望父母,很好啊!!!
夜市?!沒辦法一車去時,不如去買東西回家,大家一起分享!
不然就是別怕啊,全部擠上車就好! 出車禍人飛出去或者遇警察臨檢被開罰,再說,賭一把!!

啥咪~~~被開罰單會很不爽?!
啥咪~~~怕出車禍飛出去!!!?
很多人想要偷雞,卻又怕東怕西!
天底下沒有完全符合自己期望的事情啦!!!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不可能的

出事了,來哭天搶地的,其次!!
別害到其他用路人才是重點,害別人還惹上過失傷害致死之類的
分享個人經驗:
個人父親身體無法負荷長途坐車,然後又一家六口(車子五人座),
可是我們家要去墾丁玩,怎麼辦!(父親也沒去過墾丁)!!!
最後是搭乘高鐵從北部到高雄,高雄租車(8人座)開到墾丁!!!
整個旅行的花費一半是交通費用,很傷啊!!!
但是又快速安全,又達到我要的目的!
真要長途旅行,擅用大眾交通工具+租車就是~~
啥咪....不想多額外花費



跟小叮噹借任意門好了

---
則規區論討守遵意同並過讀閱已我, 則規區論討視檢裡這按, 能功言引解瞭裡這按
---
~~~
tea_king wrote:
原先我以為樓主是指超載沒辦法繋安全帶,
所以因此少了很多聚會的問題,
不過樓主又說"除了超載的問題之外。"
說真的,我還是看不懂樓要表達什麼??
1.為什麼立法後座要繋安全帶會使人不想共乘?
我想到的是車上後座沒有安全帶,或是朋友不想繋安全帶。
(就和安全帽剛上路時,也有人不爽帶。)是這樣嗎?
2.標題打"少了親子活動與祖孫互動"?
我想樓主是想像小孩能在車內玩來玩去,有人安全帶小孩就只能坐著了。
(話說小孩在車玩來玩去還蠻危險的,出事第一個飛出去的就是他們。)
是這樣嗎?
3.我又想到可能是因為要加安全座椅的問題?
因為現在有要加安全座椅,這點就真的會有影響。
(畢竟不是每一台車都有安全座椅。)
建議樓主可主動在後車箱放一台,以防萬一。
標題決定人們的思考方向,我還是看不出安全帶和親子活動的關係。
而且後面樓主又說和車無關?為弱勢發聲??
這三者是有什麼影情??弱勢的車後座沒配安全帶?或是?
樓主可以舉實例說明嗎?
看了那麼多回覆,原來大家都是看標題回文的,這也難怪,商業社會要花時間去理解別人的困難是很難的,不知道大大有去過部落住過或有農、漁民的朋友,或者家中有老邁(7-80歲)的長輩嗎?我從沒說過要在車上互動,您們到底是怎麼看的呢?在考慮安全性的同時,是否也有考慮到因果關係,酒駕、超速、蛇行....等等公共危險為何罰則這麼輕,讓有錢的人可以自恃著老子就是有錢,肇事頂多關幾年就出來的心態,但是受害者呢?這是倒果為因的立法,就像要立法買木炭需紀錄是一樣的,如若真的需要繫安全帶,是否所有大眾運輸都應該跟上呢?那麼多的遊覽車翻覆受傷、死忙不正因為在一個大空間翻滾造成的嗎?怎不見你們跳出來說呢?而不是立法各異吧!
另外,此法一立,會收到罰單的人會是誰呢?大多都是經濟有困難的人,有能力的人根本沒差,有的甚至是鄰居同乘,不安全他們會不知道嗎?就是沒錢才需要這樣做,有人回復說那是人民需要進步,都只能吃自己種的青菜、自己養的豬了,如何去買大車,這不是像一般人一年出國2-3次、墾丁、宜蘭、花蓮、賞雪....四處玩的人可以體會,因為他們從2/1以後可能連搭便車上街都有困難,您們能懂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