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cingra wrote:
怎麼我們能把 30km/h 的瞬時情況拿來比 120km/h 的情況? 如果今天我們比的
是 30-120, 那拿 30 的推力來比 120 的推力, 不太合理吧?...(恕刪)
所以你回頭想想,加速度看扭力,尾速看馬力,是不是符合我講的情況.
dancingra wrote:
引擎A: 200Nm@2000rpm-4000rpm
引擎B: 100Nm@4000rpm-8000rpm
整體減速比 for A: ???
整體減速比 for B: ???
(我沒寫清楚的是齒比, 這是我的錯)
你一定猜得到我會用減速比 r 搭配引擎 A, 而且用減速比 2r 搭配引擎 B.
那麼這例子就會變成 "車子" 加速一樣快(一樣秒數), 但引擎 B 的轉速錶在同樣秒數內, 可以甩過的
轉速區有 4000rpm 那麼寬, 比引擎 B 的 2000rpm 更寬, 表示引擎 A 的轉速錶甩得快. 但裝了引
擎 B 的車子, 並沒有跑得較快.
我還是回到原本的話: 我們關心的是時速指針在單位時間內能甩過多少 km/h 的差異, 至於轉速錶甩
得大甩得小, 或甩得快甩得慢, 這不是重點, 畢竟 CVT 就有可能完全不甩了, 但車子還在加速.
也許你或有人會覺得又在自己搭齒比算自己意圖導向的情況, 對, 我就是在做這件事, 我就是設法創造
最大的輪扭力出來用, 一台車子能怎麼榨出動力來, 我就是要把它榨出來用. 但畢竟, 再怎麼有意地去
搭齒比, 我也不可能超越物理, 可不是?...(恕刪)
所以你的想法,都必須有變速箱,而且要符合你的想法的變速比,才能達到你的目標,
那同樣的,我為了要符合 "加速度看扭力,尾速看馬力",把小馬力的車配一個大減速比的變速箱,犠牲尾速來成就加速度,也沒有錯吧~~
功率的最簡單解釋,是單位時間內所作/消秏的功/能量;經變速箱想要得到什麼樣的轉速、扭力輸出,本就可以隨設計理念搭配,所以我才認為,在討論原生馬力跟原生扭力對加速度的影響,加個變速箱,根本就是來亂的(dyno圖也沒附贈齒輪比)
那在內燃機的汽車上怎會有馬力/扭力之爭呢??
我認為dyno的曲線,並非線性,這是主要原因,才會有路線之爭...
PS:想要在最短時間內加速到預訂時速,的確要在最大馬力換檔!!那最大馬力換檔時就有最大加速度??呵,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