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 自然進氣一定慢慢會被淘汰因為她一點都不環保資料來自英國 Ford官網 and Honda官網Kuga 1.5 143g/km of CO2 每公里143克碳排放CR-V 2.0 168g/km of CO2 每公里168克碳排放英國都不賣2.4的版本了, 碳排放一定更高因為沒人會買,稅更高,英國依碳排放計稅CC 數越大越不環保,舊式代的引擎就是如此,台灣幾乎都在幫別人銷庫存請版主改改觀念吧~~ 老人頭腦(就和老一輩人一樣,說turbo容易壞)1500 cc turbo == 2500 cc NA 扭力和力量都差不多無知的人就會說 turbo不好 ????目前平價turbo 的日系車, 真的沒甚麼車可買~ 版主才來酸英國碳排放稅
casparlo wrote:簡單來說 自然進氣一定慢慢會被淘汰 我人生第一次買汽車雜誌來研究,是1987年,那時歐洲車廠已經有不少渦輪車了,雜誌內早有討論自然進氣引擎將來是否會慢慢淘汰, 遠早於你現在的預言,結果30年過去了,這種淘汰速度未免太慢了吧? 汽車工業的發展不是你想像的市場選擇那麼簡單,這當中還包括各國政府的能源政策與法令. 近十幾年來,歐洲重小排氣渦輪與柴油(現在漸漸不那麼推柴油了), 日本重油電, 美國仍是大排氣量,少部分發展純電, 這種趨勢往後十年甚至二十年大概不太會變的. 如果美國像川普這種人當道,大排氣量更還是會猖狂好一陣子! 到目前為止,都是各國省吃儉用,留給美國人揮霍! 而日本車廠是仰賴美國市場的,現在也重視中國市場,而日本車在歐洲部分比例低很多,自然比較不會跟歐洲的趨勢起舞!也許這麼說吧: 過了一百年,所有用汽油的將都一起走入歷史吧? 那時候的人會說,當年的自然進氣,渦輪,油電,柴油,都很不環保啊!
meridian wrote:明年NEDC改成WLTP...(恕刪) 我剛剛仔細看得 WLTP 的驗證方式,考量的變因加入很多,也更貼近使用者的測試方式https://en.wikipedia.org/wiki/Worldwide_harmonized_Light_vehicles_Test_Procedures感謝分享等歐洲改用這方式測試後再看看~可能就會不同了
casparlo wrote:我剛剛仔細看得 WLTP...(恕刪) 基本上渦輪陣營不太可能再走回頭路目前渦輪引擎發展的程度已經是自然進氣引擎追不上了舉例來說Audi新的EA211 1.5T可以做到熱效率300g/kwh的狀態時僅輸出"4"馬力自然進氣引擎要做到同樣低出力狀態下的高效率, 就只能是1.5L以下的小引擎, 最大馬力就很悲慘了而2.0L的引擎雖然馬力能媲美了, 低功率下的效率就會被犧牲(體積大摩擦阻力增加)那麼為什麼還有車廠堅持做自然進氣引擎呢?因為他們在賭一種叫做HCCI的燃燒狀態能被用於量產引擎道路行駛變因太多, 非常難以滿足HCCI的需求, 而加了渦輪以後控制變因又更多, 更難以達到HCCI所以最終HCCI可能還是會搭在"增程電動車"上面畢竟HCCI有接近50%的熱效率, 與非常窄的可運作區間, 正好拿來當恆定轉速的發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