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些網友質疑樓主僅po出對自己有利的"單方面說法"不過光從業務的說話內容,應該很容易可以判斷樓主因為一直比價,造成業務不滿買車不是幾百塊幾千塊的東西是幾十萬,價差也不是幾十塊幾百塊不同的業務在不同時期不同狀況下開出來的價差可以高達數萬(我自己在今年3月底買車,光是新竹區空車不同業務的價差就2萬)消費者當然是貨比三家不吃虧所以我不認為樓主比價的行為有問題不過看內容有提到"談了半年"感覺就是該業務給的優惠已經很好了,樓主比了半年找不到比他更優惠的所以這半年樓主一直反覆的找他→比價→找他→比價....明明比不到比他好的單,卻不死心一直想找神單最後被盧了半年,樓主卻不跟他下單說真的,換成是我也會不爽,只不過我不會這樣嗆聲,畢竟買賣不成仁義在所以我覺得業務的態度不好但是樓主也不見得完全可以把錯都怪在對方身上如果樓主只浪費了對方一個月的時間,而不是半年我想業務也許不至於情緒失控吧
呵,想到福特,就想到8年前,我那還住在桃園,去大興西路的福特去看車,我本來對focus有興趣,那時我跟老婆剛晃完家樂福,穿著涼鞋進去看車,從進去到出來,10來分鐘,都沒有人理我們,也沒人來打招呼及介紹。我們只好摸著鼻子回家了!
makeamoblie wrote:不論客人怎樣,就是不...(恕刪) 幾個感想:1.既然在銷售前線,形形色色的人都要有辦法應對,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情緒管理,也讓自己輕鬆一點.這就是業務工作的必備職業技能.2.這個社會當然是結果論,大家一定是針對呈現出的結果批判攻擊,但有時候,我指的是有時候,"結果"是被呈現出的.3.我覺得,如果我是車主,幾段正常的談話跟議價比較,最後告訴業代:"不好意思,我需要取消訂單"...然後業代就如圖片所示的冷嘲熱諷...我不能說這種糟糕業代一定沒有,但是我個人覺得遇到的機率很低,事情常常是一個巴掌拍不響.樓主似乎也還沒有出來進一步說明.4.我並非汽車銷售或是相關產業,但是我覺得拿A價壓B價,這種方式,無疑是慢慢逼死很多就業機會,這是台灣產業不合理的cost down頻繁的原因之一,當然,這已經是常態...5.樓主PO網的做法以及內容,有點危險,請三思
哇~~~這業務不簡單~~能夠打哪麼多的訊息~~換個角度想~~這業務要是做房仲業務~~~~~~那被他服務到的客戶~~肯定完蛋........車子六七十萬~看半年~~~忍不住發飆~那房子幾千萬~這業務不知道可以忍多久發飆??那保險呢??可能當下你不買或一兩天~~~他就感覺你在浪費大家時間了.....這阿林真的不適合當業務...
雖然光看版主解釋和貼LINE圖 也不能直下評論但是還是想說不知道那些想幫業務說話的人有做過業務嗎?就像有人說一台車幾十萬 考慮半年有何不可難道有人看到汽車廣告 吃完晚餐會說"老婆 走~我們去買車"又不是日常用品或三餐(三餐有時還要想破腦要吃什麼勒)最不當的是反嗆客人還留記錄在LINE光是這點就不適合做業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