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別傻了,70萬根本買不到6顆安全氣囊+ ESP的國產車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那你應該/可能引錯了,我應該不會這麼說(跟我的立塲不一致吧)


參考#184樓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你要強制推6安嗎? 那多死的機車騎士就算你頭上好了

最好你順便確定一下,你的小孩子不會那一天,因為買不起6安的車而騎機車呀!

PS. 有人要幫我備份嗎?


個人重點

安全配備就算全配,對車商而言,其實不會增加很多成本.

(誇張點說,利潤抓少一點就可以了,每年叫協力廠價降價的幅度說不一定就夠了)

只高一點的車價,就可有較好的保障,對消費者來說,這樣不是很好嗎?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這個數據我也有看到側...(恕刪)


話說立法確實有點強求
不過話說小弟先前看到某位大大引用了一篇文章
似乎是驗證美國立法規定並無強制六安

那為何歐美大部份國家大多的車種都標配六安+ESP
難道歐美車廠的利潤比較少?
這方面不知大大有沒有數據可以引用
又或者是台灣多數人民較不在意這個部份

autoskin wrote:
金字塔頂端買東西也是...(恕刪)


我很認同你的看法

很多人看別人口袋有點錢 別人多計較一分就會說

這麼有錢還那麼愛計較

人家口袋會有錢不是沒有道理

rskpzw wrote:
那為何歐美大部份國家大多的車種都標配六安+ESP
難道歐美車廠的利潤比較少?

這很簡單就能推知了阿...

車商如果刪減主被動安全配備絕對可以增加利潤收入

如果法規沒有規定的話...他們絕對會想以最低標準來生產以求更大的利潤收入

但是...市場的反應卻會成為他們能不能以刪減主被動安全來得到更大收入的關鍵

歐美的民眾認為既然要買車...就該擁有完整的主被動安全配備...

凡是主被動安全上跟不上其他車款的就不被市場所接受

銷售量也不會有所增加...

所以車商也不得不以減少利潤還增加銷售量!

說真的...決定車商態度的絕對是消費者...而不是政府!

當消費者為車商為了獲取更多利潤而刪減主被動安全找理由的同時~

也代表著消費者的權利跟著自我放棄了!

開車戴個全罩安全帽
比6顆安全氣囊便宜 一樣有效~

wrc那麼危險 有6顆安全氣囊嗎?
還不是戴全罩安全帽~
f1那麼危險 有6顆安全氣囊嗎?
還不是戴全罩安全帽~

那些氣囊控
你開車有戴全罩安全帽嗎?

沒有吧? 那跟人說什麼追求安全
比氣囊便宜 又有效~怎不立法
吃小菜.喝小酒.打小牌.摸小手.騎小車....看看小電................................................視!
我覺得討論國內外汽車安全配備要先有幾點先釐清
以下幾個觀念可能要先有認識(雖然可能會被拿去誤用)
有錯誤麻煩盡量請指正!

1.國外公佈新車撞擊資料但台灣不願意?
答:國外公佈新車撞擊資料的是新車評鑑NCAP
例如:NHTSA, IIHS, Euro-NCAP, J-NCAP, C-NCAP
但國內車輛安全審驗中心VSCC主導的,ARTC執行的是法規碰撞
國外法規碰撞也一樣沒有公開公佈
而法規碰撞的標準通常較NCAP寬鬆

2.國內法規已經開始強制規定2氣囊或ABS為標準配備?
答:目前台灣法規上沒有規定氣囊是必須得標準配備,也沒有規定顆數
在小客車小貨車上,ABS也不是必須的標配
ABS都不是,車身動態穩定系統ESC/ESP更不會是

3.國外法規強制規定新車氣囊數和ESC
答:ESC/ESP在美國已經強制,歐洲EEC也將列為強制標配
而氣囊上,美國法規強制2顆氣囊; 歐洲沒有強制規定數目

4.國外新車都要求標準配備6氣囊+ESC?
答:同上3.,法規沒有強制規定
甚至各國新車評鑑NCAP也都沒有要求車子一定要配
但是新車評鑑常直接就規定
沒有足夠的安全配備是不可能拿到5顆星的評鑑
我覺得在台灣必須討論的是
在沒有透明化的新車評鑑制度下
要買車的消費者是否會被車商誤導或以價格脅迫
而導致台灣普遍不像歐美購車民眾相當重視安全配備
台灣這樣的市場
幾乎都是以賣方的車商主導的市場
更糟的是本來該相對專業的售車人員
可能會以相當偏頗的態度去介紹安全配備
這樣購車消費者沒獲得足夠正確資訊的情況下
這樣的市場還只用自由經濟來去看待嗎?
還能只希望公平的替車商著想嗎?(車商當然要賺錢才能存活)

說來說去
政府真是扮演極重要角色
無論是訂定碰撞標準、直接強制配備或選配項目
更好的是可以主導新車評鑑的成立
都可對目前的汽車消費市場影響極大
但政府真會做嗎?
我想藉口應該一堆吧
目前民眾能做的應該就是盡量導正觀念吧
怒濤爆裂 wrote:
開車戴個全罩安全帽比...(恕刪)


真懷疑你有車嗎?

請問你的小朋友還是嬰兒怎麼戴?

行動不方便的老人做車還要戴安全帽?

頸部受傷, 頭部受傷, 你是用車載去醫院複診還是但安全帽騎機車?

氣囊控? 原來那些先進國家就是你所謂的氣囊控

所以才會無腦立法來規範

說到賽車, 我看你也不懂

針對賽車對選手的保護性增加, 只有"安全帽"嗎?

裡面一堆支桿, 防滾籠都是裝飾用的囉?

請問這樣的話, 安全氣囊的功用是?

方偉 wrote:


台灣沒有安全氣囊的代工?


台灣還真的沒有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台灣還真的沒有...(恕刪)


你要不要看一下以下文章"黑豆加薏仁"寫的文章

我把它貼上來

10年前在一家台灣代工安全氣囊的工廠on site過,因為台灣沒有製造安全氣囊炸藥瓶的技術,所以都是由澳洲進口,而且該公司也是澳洲的投資公司,主要生產的產品提供亞太地區。

該炸藥瓶的成本,方向盤上的約5000元,副座的約1萬元,這是十年前的價格,現在可能更貴,再由該公司代工組裝氣囊後,再賣多少錢就不得而知。

所以國產車跟進口車的安全氣囊成本是不一樣的,提供給大家參考,個人猜測,車商成本一顆至少在15000以上(位置不同,成本也不同)。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3113159&p=5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