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所以昨天陸客遊覽車車禍的原因?

神奇的派大星 wrote:
我也這麼認為~~~~...(恕刪)


拍攝影片車主車輛與遊覽車距離約3.5個車道線(約36M左右,以第六秒115KM/H的時速來看,與小型車輛車速/2的安全距離似乎還不夠),影片中遊覽車司機第一次切入中線時偏移稍大,疑似看到內側的白色小客車時想切回右側,可能司機從後視鏡看到後方也有影片車主的車在右側車道的後方,才向外側車道切一點又想拉回到中線,不料白色小客車仍然還在遊覽車左側,這回再右打,偏移更大,然後在後續左右拉回的過程中導致翻覆。 


影片車主車輛與遊覽車距離約3.5個車道線


可能司機從後視鏡看到後方也有影片車主的車在右側車道的後方,才向外側車道切一點又想拉回到中線



在影片中第17秒處出現一聲爆破聲,第17~18秒後輪冒出煙,車輛側翻著地後才捲起揚塵,推論在第17~18秒處是爆胎的時間點。


就算是先爆胎,因為是在後輪,如果操控得宜應不致於造成這麼嚴重的偏移甚至翻覆。去年間,國道上發生幾起的「落輪」意外,大客車國道行駛中,整組的一邊後輪完全脫落也沒有造成翻車事件。

客運車"落輪" 滑行200米差點翻覆

客運"落輪" 嚇壞30乘客

客運高速行駛"落輪" 乘客嚇壞!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網頁指出:自從民國2008年1月1日起,高3.4公尺以上之各型式大客車,皆需通過滿載傾斜測試,左右二側之配重傾斜穩定度均應大於28度。這輛巴士於2009年4月出廠,理應取得通過相關測試的認證。事件已發生,原廠是否應對同型大客車作更進一步的測試或研究,作為提升更好的安全係數參考。

大客車整車驗證項目

去年,個人曾經有經過坑洞打滑的經驗,以我那次的經驗來看打滑時,過度干涉方向盤反而不是件好事。

2011/7/19早上經過國道三號南下外側約71.2K處的坑洞差點失控。

meridian wrote:
台灣遊覽車車體都太高...(恕刪)


世界各地大多數的遊覽車,大客車,都是車體、底盤分開製造!
例如MAN、SCANIA、VOLVO、DENNIS、NEOPLAN等這些知名的大客車製造商雖然有原裝車,
但是絕大多數也是賣出底盤給車體廠,包括香港滿些跑的歐系雙層公車,也都是這個模式!

所以車體與底盤分開製造並非不可行,而主要是認證制度。
現在政府雖然有訂定大客車的檢驗與車體標準認證,但很多細項規定都不合時宜。

重點是,這些車體廠所設計的車體,是否可以取得原廠的認證,是否符合底盤廠的設計???
我認為
政府監理單位在檢驗大客車時,除了要符合我國的法規以外,
車體廠的車體設計得到底盤製造商的認證,才可以製造販售。

D-Sing wrote:
建議大大可以去了解國...(恕刪)

高中的專車司機是當年國光改民營後退休的
她從中興號一直開到國光MCI的車子
她現在再跑一般的遊覽車
她其實一直到現在都還是覺得MCI的車子最好跑
而且設計有他獨特的地方

而且說真的跑過國光的司機其實真的不太一樣
加速 換檔 剎車 變車道的車身反映都比較輕微
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hungmaxy wrote:
高中的專車司機是當年...(恕刪)

以前的師傅沒有速成,都是穩紮穩打。
在這種畸形的制度下 劣幣驅逐良幣 搭車時自求多福吧 尤其是車子越高越豪華的 開車自己罩子放亮一點

hungmaxy wrote:
高中的專車司機是當年國光改民營後退休的
她從中興號一直開到國光MCI的車子
她現在再跑一般的遊覽車
她其實一直到現在都還是覺得MCI的車子最好跑
而且設計有他獨特的地方

而且說真的跑過國光的司機其實真的不太一樣
加速 換檔 剎車 變車道的車身反映都比較輕微
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所以這是司機自己的感差對吧!?
我老爹在創業自己跑遊覽車前,先在台汽服務
也就是所謂國光的前身,長途駕駛員
也是駕駛過唯一進口這批老灰狗
在過來跑雙層座椅巴士,結構的不完全
開起來的穩定度卻是很糟
老爹創業至今換過六部遊覽車
至我接手已是第七部。
從第一家車體廠、至現在第五家車體廠所打造的車
目前第五家南部知名的車體廠
所打造的穩定度和他原先駕駛的老灰狗不相上下
而動力制動方面大幅增進

司機界當中都會知道哪幾家的品質好
哪幾家品質差,但都因為成本問題
選擇較便宜的車體廠打造車體
底盤報價是公定的也是浮動價位
(就該死的失敗政策,年限問題,肯花大錢購車的已趨少,能購買高級車種的哪幾個不變賣資產??
家裡有錢還出來跑車,這我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加速、換檔、剎車、變車道這些都是磨練與經驗
為的就是讓乘客有舒適感
不過現在客運司機這方面沒那麼注重為多數,換跑遊覽車時那種習慣依舊
我自己還是持續磨練啦,老爹的開車方式還未被客人打槍過
能快、能穩、換檔時機,放踩離合器與補放油門這竅門都得自己摸索
在這行,好乘坐又安全的車,客人也是很挑

現代的新車款,有離合器但沒排檔桿,已採取手自排模式
只有一檔需踩離合器,剩下的頓挫感除了換成手排模式會比較輕微
自排模式下的感覺會比較大
aidi3322 wrote:
國道各主要路段速限(101.6.1.起更新適用)
註1:施工、收費站區等特殊路段與一般路段不同,行車時請依速限標誌指示行駛。
註2:一般車輛速限每小時100及110公里處,總重(以行照核定總重量為準,非以車輛實際載重區分)20公噸以上大貨車之速限均為90公里。
所以此遊覽車速限是110,還很多人以為大貨車以上是90...
(...(恕刪)


感謝指正

是的,小弟就是那"很多人" , 認為遊覽車應該是大型車, 速限應比照大貨車.

因為法規在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
第六條 :前後兩車間之行車安全距離, 就是以大型車和小型車來區分
第八條:
二、大型車應行駛於外側車道,並得暫時利用緊臨外側車道之車道超越前車。
也是以大型車和小型車來區分

偏偏, 到了管理單位的手上, 就改成只有大貨車是大型車 ,排除遊覽車.
改成
一般車輛速限每小時100及110公里處,總重(以行照核定總重量為準,非以車輛實際載重區分)20公噸以上大貨車之速限均為90公里。

遊覽車的車長,車重,煞車距離, 安全車距 是屬於大型車?還是比照小型車 ?

台灣安全性不足,拼裝出來的遊覽車,可以和小型車一樣,速限也是 110km 狂飆.

德國就算小型車是無速限, 遊覽車一樣速限 100km , 日本,英國 也都是 100km .
那是原廠組裝的車體,還配備有ESP, 人家也只跑100km.

台灣遊覽車的110km ,可謂超英趕德 , 嘆為觀止 !



15151551515151515
BMHNgo wrote:
你確定?
十幾年前去英國
學校的校車(遊覽車)帶我們出去玩
高速公路都跑120-130
(恕刪)


英國的速限,小車只有70mph約112km , 比歐陸的130km 慢
所以是有修新法的研議, 要將速限增加到 80 mph (在2013年)

然而,依據目前(未修)的 UK
The Highway Code
Control of the vehicle (117-126)

Speed limits
在124條
You MUST NOT exceed the maximum speed limits for the road and for your vehicle (see the table above). The presence of street lights generally means that there is a 30 mph (48 km/h) speed limit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Buses, coaches and minibuses 在不同路段,有不同規定
(not exceeding 12 metres in overall length)
在Built-up areas (城鎮區)
30 mph (48km/h)

在Single carriage-ways(單車道)
50mph (80km/h)

在Dual carriage-ways(雙車道)
60mph (96km/h)

Motorways(通常都有三車道)
70mph (112km/h)

然而,這是僅限於12米以下的中型Bus

VOLVO , Mercedes , MAN , SCANIA ,IVECO 這些大廠,如果是跑城際之間的長途巴士Coach
大多數都超過 12 米長

行駛市區內或郊區的 Bus , 也有很多超過 12m 長.

只有 Minibus全部都小於12m ,和小車一樣,速限 70mph (112km/h)
學校的校車, 可能是屬於這一種.

所以大型BUS(Coach)的速限應該是依據Dual carriage-ways(雙車道)的規定,只有60mph (96km/h)
新法可能會比照歐盟的規定.把速限增加到 62 哩(100km).
15151551515151515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