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成大教授賴維祥:2015氫能取代石化能


棒球迷 wrote:
成功大學航太工程系教...(恕刪)


車子發動仰賴鋰電池...
光看到這句危險性就蠻高的!!
新聞上手機爆炸的事情還不少嘛?
小小一顆炸傷人...
放在汽車上?
人還要不要活?
這種技術早就有了
目前的瓶頸應該是都儲氫的技術

有人說電解水取得氫,那請問 電解水不必能源嗎??

理論上 是利用太陽能去電解水,取得氫

再用氫 去反應得到運行的動力




aron.yang wrote:
別再發表這種不知其所...(恕刪)

你也沒搞懂啊!?
這跟產油國非產油國誰勢力比較大有什麼關係?
我這樣問你好了,全世界規模前幾大的公司集團,幾乎都是什麼行業的?
石油啊!石油公司才是真正勢力大的幕後黑手.
美國屢次的出兵,背後都有這些石油商的影子!
小布希他們家做什麼的?你以為他為什麼急著解決掉海珊?
站在石油公司的立場,他們當然希望人類繼續使用石化燃料,
這從上到下的利益鏈,根本大到難以想像.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取得能源的辦法, 但是現階段應該都沒有比挖石油更經濟快速的方法,

如果石油還挖到到價格雖高但負擔的起, 其他替代能源要普及大概很困難吧,

2015 氫能取代石化能? 這是搶新聞版面用的吧, 2015跳票再喊 2025年氫能取代石化能,
一切都是為了利益阿....
盛傳很多替代能源的研究公司都被石油商給收購了
目的就是製造石油即將用盡油價飆高的假像
THE POWER OF MONEY

SR-100 wrote:
氫(內燃機)引擎
BMW 收掉了
因為成本高(液態氫儲存以-253℃保持氫的液態氫系統約有1/3的電能必須用來維持槽體的低溫,使氫維持於液態,且從隙縫蒸發而流失的氫氣約為總存量的5%。)
而且內燃機的氫能效率只有燃料電池一半。
即便燃料電池轉成電,還要馬達轉成動能。
但馬達的效率百分之90以上。
所以還是比內燃機高。


燃料電池才是氫最好的解決方案。

然而燃料電池有很多種,磷酸(PAFC),熔融碳酸鹽(MCFC),固態氧化物(SOFC),鹼性(AFC),質子交換膜
(PEFC)。車輛適合的是質子交換膜(PEFC),因為小型化,操作溫度低,安全。但因為會用到貴金屬,一樣不便宜的。
固態氧化物(SOFC)效率高,發電單位成本低,但因為高溫且體積重量大,只適合當作分散式發電的發電機。

氫的來源,是石油提煉的副產品,如同二氧化碳一樣。你我喝的可樂汽水,裡面的二氧化碳就是從石油來的。
所以成本不高。麻煩的是儲存。
當然,從石油來還是不環保,人類未來最終也不會再用石油。

所以氫的來源就可以是從生物方法,核能,太陽能,電能而來。
電能聽起來很笨,因為就是要氫能轉電能,還用電去電解水產氫。這一部分,就是現階段你會看到一些公司的廣告,如氫氣瓦斯爐,汽車引擎除碳...等。是為了方便用氫,而不是把氫當能源。

生物方法就是用細菌分解廢水,廚餘中的醣類。菌種有暗發酵,光發酵之分。

核能目前能做到的,一樣是用現有的核能電廠,發電後用電電解水。一樣很笨。因為轉來轉去只會越轉越低效率。但有新技術是直接用核反應的高溫,在攝氏900多度下,水直接裂解成氫和氧。這部分的技術,加拿大某大學已經有此技術了。

太陽能目前也是用太陽能板發電後,產生的電去電解水,(風能也是,利用風力發電)但目前也有技術,利用特殊的觸媒,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水會直接裂解成氫和氧。非常環保,只利用到陽光。

風力發電(或水力)去電解水也是很環保。例如在海上作海上平台,利用洋流或波浪發電,電解海水產氫,又順便提煉工業上需要的氯和納。


先寫到這
點到為止

結論:
2015氫能取代石化能是絕對不可能的。
2050才有可能。

以汽車業來說,用電池的電動車(油電車)會先發展起來。五年後電動車應該會有爆炸性成長。氫能(燃料電池)電動車...嗯,沒那麼快。畢竟充電比充氫方便。電網已經存在社會很久了。除非各個加油站都有充氫設備。但以目前台灣政府瓦斯車都推行成這樣,氫能應該更不樂觀。

註:
氫能車基本上就是電動車,一樣是電能馬達車。只是一個用電池儲(化學能)電,一個用儲氣瓶和燃料電池儲(氫)電。(恕刪)




推!! 正解 好文!!
我手上有跟鋼鐵人一樣的方舟反應爐,
但我不是賣軍火的,我只是一位隱身於民間的科學家

孤鴻海上來 wrote:
就算同樣用太陽能做為能量來源的話

充電到電池裡
比裂解/電解出氫再運送/使用
來得安全

增程電動車Volt的鋰電池在撞擊測試被刺穿 還停放好幾天才起火
而氫氣一旦外洩 氫氣佔4%至74%的濃度時與空氣混合就是易爆氣體 條件比瓦斯爆炸寬鬆 大概當場就會爆炸了


~~~~~~~~~~~~~
用在交通工具上 已經爆過氫氣球飛船和太空梭液氫燃料槽了...

~~~~~~~~~~~~~
目前運送工業用氫罐的都是特種車輛 要職業駕照
但一樣發生過事故


京港澳高速货车翻车 10余罐液氢爆炸起火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12月03日 转载)
2日上午8时25分,一辆运载液化氢气罐的货车,在京港澳高速由南往北方向1386公里处发生翻车事故,导致液氢泄漏,进而引发火灾并发生爆炸。岳阳市消防支队40多名官兵连续奋战近3个小时,成功将险情处置,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据了解,车牌号为湘B35320的货车从株洲运载罐装氢气至华容县,当时车上装有150多个气罐,每罐气体大约重48公斤。在行驶至1386公里处时,一车胎突然爆破,车辆撞上右侧护栏并行驶了50余米后,车辆冲出护栏翻下路基,随即车头开始起火,并先后引发了10多次爆炸。所幸车上两名司乘人员并无大碍,自行逃出车内并报警求助。


所以汽油沒燒過?氫氣你能舉的例子很有限,但是汽油車撞擊後起火燃燒每天都發生...==
gladiator wrote:
所以汽油沒燒過?氫氣你能舉的例子很有限,但是汽油車撞擊後起火燃燒每天都發生...==


幾億人在用汽油車 但很難找到爆炸的例子
少數人在用高壓氫氣 但出現了大爆炸的例子

~~~~~~~
氫氣要爆炸的條件很鬆
佔4%至74%的濃度 與空氣混合 在熱、日光或火花的刺激下易引爆
讓外洩的高壓氫氣爆炸是非常容易的
而汽油要爆炸的條件嚴格很多 一般只會起火 用在平民車輛上比高壓氫氣安全多了
就算煙蒂也不會讓汽油桶[爆炸]

~~~~~~~
高壓氫氣目前都是工業用
管制比較嚴
工廠裡面工安會特別盯
運送也要用特種車輛特別盯
但還是有工安災變發生過
根本不用做撞擊測試...也知道撞破鋼瓶幾乎一定會爆炸的了





孤鴻海上來 wrote:
幾億人在用汽油車 但很難找到爆炸的例子
少數人在用高壓氫氣 但出現了大爆炸的例子

~~~~~~~
氫氣要爆炸的條件很鬆
佔4%至74%的濃度 與空氣混合 在熱、日光或火花的刺激下易引爆
讓外洩的高壓氫氣爆炸是非常容易的
而汽油要爆炸的條件嚴格很多 一般只會起火 用在平民車輛上比高壓氫氣安全多了
就算煙蒂也不會讓汽油桶[爆炸]

~~~~~~~
高壓氫氣目前都是工業用
管制比較嚴
工廠裡面工安會特別盯
運送也要用特種車輛特別盯
但還是有工安災變發生過
根本不用做撞擊測試...也知道撞破鋼瓶幾乎一定會爆炸的了


我聽你在亂講,高壓氫氣工業每天都在用,最好是有大爆炸,汽油美國也發生過油槽大爆炸,台灣六輕炸了幾次?中油炸了幾次,台灣氫氣一次都沒炸過,來點會的好不好你...==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