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Maxi-Cosi Dori 出生型雙向汽車安全座椅

Maxi cosi的汽座很值得用
價錢適中又有認證
我買的TOBI算是無ISOFIX中最高等級的也不超過一萬元
又有許多貼心設計

之前提籃式是用人家送的SYNCON
雖然便宜但是沒有任何國外的認證

另一便宜的歐洲廠牌是TEAM TEX
一樣ECE R44.04認證
價格更便宜
而且是GROUP 0+1
所以更經濟實用
只是那時候我找GROUP 1的而且實際比較SIZE稍嫌小一點(跟MAXI COSI比)
因為工作關係所以常常安裝汽座
個人只推薦日本A牌
雖然他幾乎是最貴
但是裝過那麼多台只有他不會晃
而且任何種類安全帶都能裝
也不用隨年齡改安裝方式
裡面吸震材質也最優
重點是可橫躺...不會甩頭

還有一點...日本製

大家參考一下
以前在看時很哈Aprica牌跟Combi牌
後來發現只要是可以橫躺式的
都沒歐規檢驗....
後來因緣際會接收了一張Maxi-Cosi的
才發現~雖然Maxi-Cosi沒有華麗的外觀與多樣的功能
但是確有令人信賴的堅固
astragt wrote:
但是裝過那麼多台只有他不會晃

好奇請問何謂不會晃?!
是本體不會晃還是上車安裝後不會晃?!

若前者,一體式的最不會晃了
若後者,ISOFIX+安全帶的固定,超級不會晃


至於橫躺
安全性上,至少輸歐規一截
舒適性上,我不是小baby沒試過
但小時候坐車時躺在後做晃來晃去、久了還是會暈的
是裝上去不會晃
本體不會晃跟汽車座椅也不會晃
連忘記裝腳架都還蠻穩的
也因為有腳架所以更穩

當然不能跟有裝ISOFIX的比較

其他需要背向安裝的椅子
試看看裝好後跟坐椅會不會滑動
沒有夾安全帶的情況下椅背拉不拉的動(你的安全帶適用嗎)
有時連我們也不容易裝的很好
更何況是一般民眾

像是樓主提的廠牌的卻不錯
但裝不好就會覺得搖搖晃晃
其實歐規是有檢查搖晃角度
若是符合但又晃的厲害那就是沒裝好

橫躺的沒有歐規檢驗是因為橫躺型有旋轉底座
高度跟搖晃角度不會過
也因此有腳架的設計(避免椅背搖晃角度過大)

現在他們懂得要做符合歐規來提升市場
不是日本認證不好需要淘汰
而是市場需要
但並不代表以前沒有歐規檢驗就比較差
去找看看有沒有A牌或C牌的撞擊測試影片
當時沒歐規認證但日本也是有撞擊測試
直接拿來撞看看也很有說服力

其實汽座安裝才是大學問
好不好裝當家長要注意
以前要幫客人安裝是需要認證的(必須有證書)
裝不好你買再好也比不裝還糟

我只是談經驗而已
當然有很多廠牌也都不錯
大家選擇注意安裝跟認證就可以了
而且不要在網路上亂買
不安裝也沒保障
再強調一次不會裝或是裝不好是比不裝還危險

astragt wrote:
橫躺的沒有歐規檢驗是因為橫躺型有旋轉底座
高度跟搖晃角度不會過
也因此有腳架的設計(避免椅背搖晃角度過大)
..(恕刪)


測試不會過?大大所言底座,高度,搖晃問題,應該不完全這樣說;

歐規測試主要比日本安規前方撞擊速度較高,
還有增加側向撞擊.(ECE獨有的測試)
至於"撞擊測試"時NG判定是撞擊時
1.BABY(假人)移動量超過限定區域,
2.BABY(假人)脫離座位,
3.座椅有破裂損壞.
4.還有BABY(假人)內藏的G質感應器超過標準(就是撞擊過大代表腦部或是胸部受傷嚴重)
5.......

為何歐洲沒有平躺型的,
一是法規要求10KG內必須反向安裝(如果判定橫向安裝不符基本法規條文,還有角度也不符條文,根本就不用測)
或者就算受測;躺平時,正面撞擊時初生型假人BABY腦及胸種的G質感應器可能超過標準,也或許是側撞時,假人BABY移動量過大.超過標準.
還有就算是前向座姿;因為固定能力問題,重心較高,假人BABY移動量過大,無法通過前方撞擊測試.側邊頭部保護不足,無法通過側面撞擊.

以上僅是猜測,沒看到測試報告有不知真的情況.
或許除了"動態撞擊測試",還有其他"靜態測試"的標準不符.
無論如何;
較高規的標準確實是可以提供較高的安全值增加幼童在車上的安全性.

and:......APRICA在綁安全帶的安全座椅中,算是很較難固定的.晃動量較大的.
現行安全座椅設計就是要父母自己固定,所以容易固定是會增加安全值的.
綁安全座椅也沒聽說要證書吧!

日本評比資料供參考


圖片來源:http://www.nasva.go.jp/mamoru/english/2006...test2_2005.html


昨天也去看了A牌的Bettino安全座椅, 忽然發現他也過了歐洲的安規ECE-R44/04, 不知道這是單就反向和正向安裝時, 還是170度躺平時也算呢?
本人之前使用QUINNY推車,購買時有贈送Maxi cosi提籃式安全座椅,
然而Maxi cosi提籃式安全座椅是用安全帶固定,其實就很穩固了,大家不用擔心,
現在小孩滿周歲了,提籃式安全座椅太小了,
所以最近買了Maxi cosi TOBI安全座椅(也是用安全帶固定),
為甚麼我還買他們家的東西,因Maxi cosi的產品都通過歐盟ECE R44/04認證(很重要),
還有我跟內人都覺得,小孩在0~9KG時須用提籃,9KG以上需用成長型安全座椅,
要隨著他的成長做調整,坊間一些標榜著0~4歲的安全座椅有一個相當大的問題,
當他設計時需預留一些空間給小孩長到較大時使用,當小孩身材還沒長到這空間時,
會坐起來搖搖晃晃,有點像小孩穿大衣的感覺,小孩子不但會不舒服還有不安全,
所以我們堅信小孩在什麼時期就該給他用那時期的用品,雖然多買了一台座椅很佔家裡空間,
不過為了安全考量這一切都值得.

dilon_lee wrote:
昨天也去看了A牌的B...(恕刪)


最近也在survey安全座椅,在日本的官網上有看到新款Bettino的介紹
網頁上有提到2.5~9KG是使用平躺方式,7~10KG是面朝後,9~18KG則是朝前面
我想官網上這樣建議,應該就是符合歐規安全規範的使用方式吧

既然一直提到歐規

何不買一張 ,歐洲的兒童汽椅呢?

小弟就是如此想法

太座也深表贊同

但歐洲汽椅那麼多 怎麼選

原本想買Maxi-Cosi

後來看到其他網友無私的分享德訂汽椅的流程

於是變成直接德訂 R牌 Young Expert

東西上禮拜寄到

隔天就準備退貨了

因為東西寄來的時候撞壞了

新的椅子 下禮拜會寄到

應該不會再出問題了
座椅安裝穩固與否攸關座椅的保護力,
許多人以安裝後會不會搖晃這點來評估各品牌的保護力,
這是一個可列入參考的方法, 但卻不能真實反應實際的情況.

意外事故發生時, 重力加速值可高達 50 G以上,
一張 10 公斤的無孩童乘坐的座椅即可產生 500 公斤的拉力,
若想用雙手的力量來比較不同品牌, 那是有點異想天開.

歐系座椅與日系座椅的設計理念差異大,
拘束力主要來源不同, 動態反應差異也很大.

歐系座椅主要拘束力來自腰帶, 搖時會略為晃動,
由側面推座椅時, 座椅較為穩固, 較不易傾倒,

日系座椅較歐系依賴肩帶, 搖時比較不易晃,
但由側面施力時, 則較歐系容易傾倒.

搖晃並不是沒有參考價值, 它還是可用於評估座椅是否裝好,
只是要搞對搖的方向, 並了解何種狀況視為不穩固,
以日系座椅而言, 依日本國土交通省的建議,
必須施以 100 牛頓的力量前後搖動座椅最上緣,
100 牛頓約 10 公斤多, 大概就是您齜牙列嘴, 使盡吃奶的力氣,
若晃動達 3 公分, 即視為未裝妥, 需再重新將安全帶拉緊.

依調查, 態度嚴謹的日本人約有 82% 的安全座椅沒有正確固定,
態度更嚴謹的台灣會不會好一些 ??? ........................ 這就不得而知了~~

歐系座椅, 您只需在每個步驟均以 250N 的力量拉緊安全帶, 安裝應該就會正確.
PS. 250N 大約是一隻大猩猩手腳併用的力量.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