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大震撼!日本人委託台灣人生產製造電動車囉....哈哈哈....

這有什麼好驚訝的,簡單來說就是貼牌車而已。
還有人在幻想取代三菱的車種喔?
鴻海的策略大家都知道,就是推出OEM給車廠使用,目前唯一客戶就是納智捷,因為納智捷自己做不出量產的電動車,多年來一直說要自己做,比不上鴻海一年多就幫他搞出來的N7 .你看納智捷還有再提自己的電動車嗎? 完全就是等著鴻海幫忙用而已。
所以日本品牌這樣做就是貼牌,反正我有名聲跟通路,你把車子的搞出來,貼上我的mark. 我又不用承擔太多成本,這個就是鴻海當初要玩電動車的目標,代工,量越大越好。
grason00

講白點就是走代工貼牌模式,只是三菱找的是鴻海,應該是代工價格取勝

2025-03-21 7:39
Irish Coffee wrote:
比亞迪世界2024年...(恕刪)


比亞迪看起來好像好棒棒,所謂的"全球",實際一看原來9成銷量都在中國,數字灌了多少水你不知道,而中國的數字你要信,家寧她媽都可以當台積電董事長

若你有常出國,會在各國隨便都看到豐田,卻不見得看的到比亞迪,論出口,中國的奇瑞汽車都是比亞迪快3倍

唉唷~~哪吒2還"全球"影史票房第5呢
天天吃阿鈣

塔綠班見解完全符合人一綠腦就殘的定律

2025-03-21 10:10
Irish Coffee

天天吃阿鈣[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5-03-21 12:07
chernann wrote:
日本國《共同社》2025...(恕刪)


這是強強聯手啦,特斯拉算那顆茐?鴻海電動車全球NO1啦,再跟三菱結盟,保證打遍太陽系無敵手啦!
Irish Coffee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5-03-21 12:08
歐 當初鴻華就是鎖定代工 所以沒問題 
日本生產成本很高 所以台灣幫忙代工也是好事 國瑞就有做啊 
其實電動車本來就可以走向oem odm ems cm 模式
mickyteng wrote:
Irish ...(恕刪)

人一綠,腦子就無法思考了嗎?

大陸汽車品牌這幾年才開始出口,Toyota布局全世界都幾十年了,到國外要看什麼車?

對了,2024年日本EV電動車,比亞迪銷量超過豐田。mickyteng:「日本人才不買,都是在日本的大陸人在買啦!」(我先幫你回,不用謝!
Irish Coffee wrote:
三菱和Nissan靠著鴻海的「媽抖B」就要讓比亞迪害怕?要不要把納智捷也帶上(賽)。

好像被你吹過的汽車品牌下場都很慘,像是納智捷差點被你吹倒了...




看來 台灣國產電動車—橫空出世(上圖)~~~被阿本拉看中

是不是深深的刺傷您的靈魂深處???

只好繼續拿好年前的【老黃曆】說事,記住阿今年已經是2025年三月囉

.....嘿嘿......!!!
Irish Coffee wrote:
人一綠,腦子就無法思考了嗎?

大陸汽車品牌這幾年才開始出口,Toyota布局全世界都幾十年了,到國外要看什麼車?

對了,2024年日本EV電動車,比亞迪銷量超過豐田。mickyteng:「日本人才不買,都是在日本的大陸人在買啦!」(我先幫你回,不用謝!)
2025-03-21 12:05 #15


(1)
尊駕不要動不動聽到不爽的言論,就給人戴綠色標籤帽子

難道底下影片裏面的中國人,也是看民視三立自由時報摸,在中國大陸當然絕對不可能


(2)
誰?最了解中國「國產汽車品牌」的品質,就是14億中國人!!!

中國大眾就是台灣福斯~~~

中國「激光」=台灣「雷射」


電動車 沒有引擎,變速箱
,導致電動車妥善率 , 大家都差不多

傳統燃油車廠 ,就變得沒有優勢

電動車 要比的就是 價格競爭力


電機電子 是台灣強項 也是鴻海強項
(鴻海子公司從ic設計 ,半導體廠都有 ,軟體設計 ,電池廠也有 , 一條龍製造下去 ) 成本降低



2022/09/16
中國憑什麼成為電動車大國?日專家:造車一點都不難,關鍵是兩大因素


舉個極端一點的例子,在農村的倉庫裡花 13 萬日圓就能打造電動車了,電動車的生產就是這麼容易。 電動車零組件較少,構造也相對簡單,新興中小企業也有辦法低價生產。
是嗎 現在又要炒哪支跟該汽車相關的產業概念股?
熱炒三杯 wrote:
最好笑的是,日本沒找國家保護的車廠裕隆,去找作手機的鴻海。裕隆爛到日本都知道不要找他。


不是這樣

鴻海有跟裕隆成立一間叫鴻華汽車,也有把裕隆名下的華擎技術人員給找過去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