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都是有經過設計
像小弟家中的Previa
裝了日規選配尾翼後

下雨天開高速尾門上的水珠硬是比沒裝的時候少了一半
(因為原本沒裝的時候整片都有水珠 , 裝了以後只剩下門板有水珠玻璃變的很少)
不過油耗真的是沒有差別(車本身就耗油)
espzion wrote:
1.為什麼很多前驅車都有裝?還不小隻?
2.如果一般使用(不分驅動方式)不就因為後尾翼的風阻
增加許多油耗?當然很多跑車是自動升降
3.側裙和前下巴是幹什麼的?是降低空氣通過車底嗎?
1. 改裝不分車型..驅動方式...純粹就是看個人喜好..沒有一定的規則說尾翼一定要在前驅還是後驅才會有效果...
因為尾翼只是讓車輛在高速行駛時強化車尾的穩定性..(時速200km/h up??)
尾翼又稱作擾流翼,主要功能作為穩定車尾氣流的作用.....有些車款還有分上、下擾流翼...
圖中後保桿下方有多加一條下擾流(俗稱下巴)....外國人稱之為Diffusor...
這個就是引擎蓋上的Spolier...
有些尾翼純粹就是觀賞用...然後多多少少有擾流的功能..
而當你需要有下壓力的時候...你就要換那種GT大尾翼了....除了擾流的功能外,還提供一定程度的下壓力讓你在直線底出彎時增加車尾的穩定性....
這種就是賽車上使用的尾翼...跟一般街車的又不同...

一般街車的大衣架..很多都只是裝飾用...沒有辦法真正能承受到那樣的下壓力..
還有很多街車改裝大衣架高速行駛還會飛掉...那真的很恐怖...
我們在做賽車的時候...推車子的時候都可以直接用手去拉著那個尾翼基座藉此移動車輛..
一般街車在改裝...很多人在行李箱蓋上面薄薄的鈑金上打個洞,就鎖上尾翼...
然後結果才發現那種尾翼在高速行駛後,會導致行李箱蓋面變形...
TouringCar Champingship 賽事賽車的尾翼..
這類型的尾翼還可以調整downforce來加強下壓力的效果....


Hamann 這款Competition 後尾翼就有可調整下壓力的功能

2.尾翼增加油耗???
那我想很多街車安裝尾翼連接車體的部份應該都會變形才對....(因為下壓力太大了

如果改裝尾翼會產生嚴重的風阻而導致油耗的增加,那開窗戶其實所產生的風阻係數其實比尾翼還來得大....
所以因此就不開窗戶囉??
3.一般來說在賽車上因為要講求低風阻效果, 會藉由外觀的包圍來減低風阻係數...
但是一般街車的改裝並沒有辦法將側裙以及前下擾流安裝在這麼低的位置, 所以大部分街車改裝的包圍純粹就是好看,但是在風阻係數上,多多少少也有些改善的效果
一般改裝添加的側裙....就是維持整體一致性的視覺效果.....


AC-Schnitzer 的 Carbon 前下擾流..總是會強化固定...因為當車輛行駛速度超過250km/hr時候,車頭氣流的穩定性對於行駛安全上會產生影響....這樣的做法也成為他的標誌之一了...

TechArt GT Street 索性將其前保桿整個換掉..來強化車頭擾流的功效

Mugen Si,所加裝的前下擾流翼...

今年60屆澳門大賽!!台灣兩個車隊將會參賽!!請大家替它們加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