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電動車不是唯一!鋰電池的能量密度物理局限注定電動車無法取代所有運輸工具

成本才是限制要因

氫能太貴了,2030再看看
henrylai21 wrote:
電動車不是:唯一解決...(恕刪)

核聚變比較實在
電動車的強項就是都會區而已

氫能只要能解決產氫成本的問題

大概就可以起飛了

電動車大概就沒有優勢了吧

的確是滿像過度的產品
jason_uniq

所以研究氫氣車沒用,先研究有沒有方法取得便宜氫才是真突破~

2023-01-04 17:17
yagami7215

搞錯重點,工業製氫不貴,貴的是一大氣壓下氣態氫的能量密度根本悲劇,所以氫能車的技術難點在提高氫氣的體積能量密度,要嘛超高壓,要嘛吸附在其他物質上等等,成本高在這裡,譬如超高壓的話,運送儲存添加都是問題

2023-02-02 12:16
henrylai21 wrote:
氫燃是比較永續沒錯但...(恕刪)


這次北半球急凍

一堆電動車哀哀叫

還要先"熱車"才能充電
歐洲禁油車之後,到時候歐洲準備被蘇俄打個稀爛,

人民連逃都逃不了。
way0309

這次烏克蘭汽油變成管制品,電動車反而跑出去了

2023-01-04 11:38
能量密度?
怎不說說內燃機的熱效率多少?
一半以上的能量都變成廢熱了
ace ventura

電廠的電也不是100%能量轉換(燃煤/油 33% 天然氣最多50%), 經過電網和充電裝置還要打個85折. 沒有比現代內燃機好多少

2023-01-06 12:19
yagami7215

還在沒有比內燃機好多少,電廠發電運送充電一直到輸出給馬達的效率就是屌打內燃機啦。

2023-02-02 12:18
全世界現在要一起發展的科技 現在說哪裡不好 哪裡怎樣的也沒用

現在哪家車廠沒有研發電動車??




我買電動車也不是為了環保
henrylai21 wrote:
電動車不是:唯一解決...(恕刪)


你到底是在說電動車?還是在說鋰電池?

如果單就電動車,你知道電動車重點是啥小嗎?
有電就能發動阿,你今天科技來到微型核聚發電機,那現在任何一台電動車都能繼續沿用。因為只要有電就好
未來鈉電池突破技術,那改用鈉電池不就得了?

那看看內燃機,今天你汽車能隨便拿酒精直接用嗎?今天新的燃料技術出來,你現有內燃機能使用?
即便氫燃料安全了,你傳統內燃機能用?結果還不是報廢........

電動車是好的,它統一了能源,只需電即可。不管你這電怎來....是靠電池來還是靠太陽能來還是怎樣都可以。
但內燃機?注定未來就是作為短時間大功率使用。
jiahsien

Bookwarm 這好比原本吃電池的電器,我改用AC TO DC,有問題嗎?沒吧,電器有要重新設計嗎?沒吧,那現在一顆actodc多少錢?幾百元而已啊,成本會因為製程跟材料等逐漸降低,不是嗎?

2023-01-05 13:39
jiahsien

Bookwarm 現在狗肉一顆成本要兩三萬,未來材料進步,尺度縮小,能量密度提高,不一定就要2-3萬才能換阿...這就是電動車阿,有問題嗎?

2023-01-05 13:40
這些方案只能放心裡期待,消費者要的是當下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在其他能源技術商轉應用沒突破下,電動車就是下個10年市場共識,各大集團已在過度中,是個不可逆的趨勢。
jiahsien wrote:
你到底是在說電動車?...(恕刪)

不管電怎麼來,是氫、是核融合、是水、是廢塑料、是垃圾...最終核心還是以馬達驅動,所以電動車並非過渡產品,過渡產品是電池或者說產電方式?
way0309

沒錯...這個方向才是正解

2023-01-04 16:45
jiahsien

CogChern 你說的是燃料"電池",我說的是氫燃機...本質上還是內燃機。但問題跟內燃機一樣通病,帶至少保有內燃機的爽度(震動?聲音?)

2023-01-04 16:50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