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ata wrote:
眾所周知電動車的成本有大半都在電池
為了要免除里程(充電)焦慮,各大廠只好增加又貴又重的電池,而為了推動更重的電池只好用更大更重的馬達,這一切又導致更重的車身,又需要更重的昂貴電池來換取更長的續航里程...
這一連串的死結使得電動車的售價隨續航里程延長更加驚人。
若我們改變思維,把電動車的續航力控制在日常所需里程內,比方說100~150 Km。
但車上內建一部能以純酒精為燃料,並調教成最適合發電的汽油引擎,其最大發電功率只要能滿足電動車馬達尖峰用電的八成即可。
如此一來這部電動車平日幾乎完全不需使用汽油引擎,直接以插電方式能獲得等同純電車的環保與經濟優勢,而在需要遠距離移動時又能使用一般的汽油來運作,若能使用純酒精當燃料,甚至能比純電車還要來得環保...
這種設計與油電車不同的地方在於
1. 汽油引擎動力完全用於發電,不用於直接推動車子,這樣可省去複雜的傳動系統,造價可以比現行油電車更便宜。
2. 汽油引擎可針對發電做最佳化調整,燃料使用效率會比複雜的油電車更好,車價也更便宜,且當電池耗盡時發電機直接供應馬達運作,依然能有原性能的八成,應該足以滿足多數時間的需要。
3. 透過里程規劃與能源管理程式,可以讓較小的電池在汽油發電機的運作下,以相對便宜的車價得到更長的續航里程(電量在七成以下就開始用引擎充電),同時免除里程焦慮.....
大家覺得這種構想可行嗎?
油電混合
增程引擎
或是引擎只供發電用途
好幾個車廠在以前就有做過了
上面很多人都舉例了
我就不多說了
可行嗎?
去看市場反應就知道了啊
又不是什麼新思維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