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完之後,應該去拉開被撞側之車門,因為受到的衝擊最大,所產生的變形理應最大,原則上不管車頭車身怎麼爛,只要門能打開,表示車子有一定的水準,原因就是救難人員可以不使用破壞機具去進行搶救,直接從救生口直接將人拉出,一來減少車輛可能因為漏油造成火燒車增加救難困難,縮短救難時間,也能減少在路口之危險性,甚至甚至,救難人員還沒到之前,路人還能直接將人救出,這些都是時間緊迫且重要的。
人民的納稅錢 爽爽花起來 開心啊是不能直接把國產車到國外送測就好嗎? 國外都測幾年了台灣一定要自己搞是有什麼貓膩 ?阿~高端疫苗一定要自己做,不然相關的人怎麼口袋麥克麥克....總之反對這個垃圾計畫...支持國外送測
政府出資且委託的,公信力極低。政務官就是很容易受商人提前請託影響。光是測驗完要等兩個月後公布,中間時程可以調整的地方就多了。真正公正的測驗應該要當場撞擊完,立刻公布檢測儀器的數據給當日在場的媒體和開放的群眾檢視。檢測儀器的數據畫面可以直接投射在旁邊的大螢幕上,別以為全部台灣人都沒有產品送驗的經驗。
以台灣的市場規模來說,這是一個很長足的進步,值得鼓勵,但還是希望測試項目可以盡速跟上國外潮流,例如:1>以加高動能車輛測試代替牆面,因為現在路上車子都又重又高2>IIHS的Small overlap(25%面積)測試,因為很大的機會是小面積對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