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油主要的工作就是潤滑,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活塞跟汽缸壁的摩擦,但凸輪軸跟氣門的潤滑也很關鍵,尤其凸輪軸與氣門的接觸點就是靠機油的油膜,0w-20之所以會開始大量使用,就是因為凸輪軸跟氣門的工業還有材料都不是原來老車的級別,對機油的依賴程度降低,於是就漸漸普及低黏度機油。中國有不少豐田老車車主,尤其上一代的Prado,很多人都拿自己車來測試0w-20機油,看起來都還好,但用在swift上面,就要看當年Suzuki是怎麼開發這個引擎的。
2. 油溫,0w-20能率先普及在日系車上,尤其是油電系統,關鍵點就是這些引擎的油溫偏低,對德國車來說,都習慣用高一點的油溫來放大熱效率,所以德國車少用低黏度機油,但最近也開始用了。油溫對於Suzuki來說應該不是太大問題。前面也有提到說低黏度機油在激烈操駕以後,感覺無力,就是因為油溫太高了,低黏度機油在高溫下快速衰退,但這不代表喜歡激烈操駕就不能用低黏度機油,而是到底引擎設定的油溫是多少,德國車隨便開一開,油溫都在110度以上,我自己的日系渦輪,基本上很少超過100度,有次下賽道稍微放肆一下,也就不過120度,這對德系車可以說是基本溫度。
3. 即使是最早開始使用0w-20的Toyota、Honda,其實對於那一個引擎可以用,都有明確說明,不是切換成0w-20機油以後,所有引擎都能用,基本上也必須是這10年新出來的引擎可以使用,建議樓主還是再考慮一下。
而以幾家大廠實際測試 W30 vs W20 的機油,在引擎轉速低於 3000 rpm 以下,可以省油 0.69~1.67% 的等級(我在備胎說車看到的),省的很少 ...而且請注意是 3000 rpm 以下引擎運轉阻力 W20 小於 W30...但反過來說高於 3000 rpm W20 的運轉阻力反而比較高了. 如果濃度低運轉阻力低,應該是所有的轉速的運轉阻力低,但高於 3000 rpm 運轉阻力高,不免讓人懷疑是高轉速磨擦阻力高, 引擎的磨耗也較嚴重...
像我有需要就是油門踩到底, 5000~6000 rpm 都無所謂的開法,我寧願浪費 0.69~1.67% 的油耗用保護好一點的機油...而且就算沒有大踩油門,我都用手排模式再開車,引擎轉速常態保持在 2000~3000 rpm...這樣車比較有力,而且火星塞溫度比較高, 比較不會積碳嚴重
https://youtu.be/bCmrsbAwacs





我還看過一份機油商的資料是, W20 機油的引擎,曲軸軸承需要有對應的設計變更,否則曲軸軸承會縮短.
https://www.stle.org/images/pdf/STLE_ORG/BOK/LS/Grease/Selecting%20the%20Correct%20Lubricant%20for%20Plain%20Bearings_tlt%20article_Sept08.pdf
從這個潤滑理論來看, 用越稀的機油,曲軸的寬度,或直徑需要加大,不然就是軸承的材料要更耐磨...
老車在設計開發時只要當時原廠沒有針對 W20 的機油去設計,能用 W20 的機率很低...除非不在意引擎內部的零件因為磨耗增加而縮短使用壽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