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老車能上 0W20 的機油嗎?

我個人不是很推薦!原因有幾點:
1. 機油主要的工作就是潤滑,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活塞跟汽缸壁的摩擦,但凸輪軸跟氣門的潤滑也很關鍵,尤其凸輪軸與氣門的接觸點就是靠機油的油膜,0w-20之所以會開始大量使用,就是因為凸輪軸跟氣門的工業還有材料都不是原來老車的級別,對機油的依賴程度降低,於是就漸漸普及低黏度機油。中國有不少豐田老車車主,尤其上一代的Prado,很多人都拿自己車來測試0w-20機油,看起來都還好,但用在swift上面,就要看當年Suzuki是怎麼開發這個引擎的。

2. 油溫,0w-20能率先普及在日系車上,尤其是油電系統,關鍵點就是這些引擎的油溫偏低,對德國車來說,都習慣用高一點的油溫來放大熱效率,所以德國車少用低黏度機油,但最近也開始用了。油溫對於Suzuki來說應該不是太大問題。前面也有提到說低黏度機油在激烈操駕以後,感覺無力,就是因為油溫太高了,低黏度機油在高溫下快速衰退,但這不代表喜歡激烈操駕就不能用低黏度機油,而是到底引擎設定的油溫是多少,德國車隨便開一開,油溫都在110度以上,我自己的日系渦輪,基本上很少超過100度,有次下賽道稍微放肆一下,也就不過120度,這對德系車可以說是基本溫度。

3. 即使是最早開始使用0w-20的Toyota、Honda,其實對於那一個引擎可以用,都有明確說明,不是切換成0w-20機油以後,所有引擎都能用,基本上也必須是這10年新出來的引擎可以使用,建議樓主還是再考慮一下。
ThomasLin wrote:
我個人不是很推薦!原(恕刪)


OK 感謝抽空回覆, 我會再參考看看的
龜山下智久 wrote:
手上的07年老SWI...(恕刪)


買優質的頂級大廠的5W-30就好了
naru wrote:
我的19歲渦輪車用過(恕刪)

某車手冊


PS:您公司製造的單向軸承,在市面上是哪個品牌
建議還是用車主手冊建議的濃度,近年的車可以用較稀的機油引擎零件或設定都有對應變更,沒有對應變更的引擎用稀一點的油,短時間也不會看到問題,但壽命勢必是下降...

而以幾家大廠實際測試 W30 vs W20 的機油,在引擎轉速低於 3000 rpm 以下,可以省油 0.69~1.67% 的等級(我在備胎說車看到的),省的很少 ...而且請注意是 3000 rpm 以下引擎運轉阻力 W20 小於 W30...但反過來說高於 3000 rpm W20 的運轉阻力反而比較高了. 如果濃度低運轉阻力低,應該是所有的轉速的運轉阻力低,但高於 3000 rpm 運轉阻力高,不免讓人懷疑是高轉速磨擦阻力高, 引擎的磨耗也較嚴重...
像我有需要就是油門踩到底, 5000~6000 rpm 都無所謂的開法,我寧願浪費 0.69~1.67% 的油耗用保護好一點的機油...而且就算沒有大踩油門,我都用手排模式再開車,引擎轉速常態保持在 2000~3000 rpm...這樣車比較有力,而且火星塞溫度比較高, 比較不會積碳嚴重

https://youtu.be/bCmrsbAwacs





我還看過一份機油商的資料是, W20 機油的引擎,曲軸軸承需要有對應的設計變更,否則曲軸軸承會縮短.

https://www.stle.org/images/pdf/STLE_ORG/BOK/LS/Grease/Selecting%20the%20Correct%20Lubricant%20for%20Plain%20Bearings_tlt%20article_Sept08.pdf

從這個潤滑理論來看, 用越稀的機油,曲軸的寬度,或直徑需要加大,不然就是軸承的材料要更耐磨...

老車在設計開發時只要當時原廠沒有針對 W20 的機油去設計,能用 W20 的機率很低...除非不在意引擎內部的零件因為磨耗增加而縮短使用壽命....
若對中油的機油沒有成見...照片這一款就蠻好用了!這廠牌夠大,也不擔心去買到仿冒的機油.
機油選擇 ? 研究研究 :

1. 台灣冬天在合歡山上, 溫度最低 -10度C, 平地約 4~8度C.
夏天在合歡山上, 溫度最低 4~15度C, 平地約 25~35度C
用 -40度C 級機油, 感覺有點不搭, 或說浪費 .

2. 0W-20 與 一般 10W-40 或 5W-40 或 5W-50...... 全合成機油, 價格差多少 ?

3. 平時用 高轉速 或 一般轉速 行駛的機油選擇. ( 房車 跑車 ?? )

4. 老車 新車 ?

5. 面子問題 ?
我是保養廠
給版主一點意見
每個引擎用途不同
馬力不同
公差也不同
不建議人云亦云的聽從一些建議
比如法拉利原廠建議用10w60
沒有人敢把它改成0w20甚至更低
因為高扭力馬力車種
其波司受壓較大
加上有的波司會較鬆配
以及重油門下油溫較高
以上這幾點都會導致油膜變得更薄
用過低黏度的油,油膜更是難以維持
導致金屬間更容易邊界摩擦導致磨損
引擎壽命會縮短很多

我的建議還是遵從原廠手冊指示來選擇黏度
因為原廠早就針對引擎設計的條件
搭配出合適黏度的機油
所以黏度超出原廠太多,無論是稀是稠都不好

如果有改引擎或引擎吃機油現象
就提升一點黏度
如果引擎正常,且都平順駕駛
那麼降低一點黏度是可以的
請用原廠建議的番號,5W-30也有不錯的機油。
1 不可光看手冊 當時還沒0W20 的機油
2 老車更需更好流動潤滑機油 降低引擎磨擦溫度
只需看排氣管運轉時有無藍色湮排出 就是機油有多量進入被燃燒
就是你引擎已氣密不良 該用高番號機油做密閉
甚至嘉士多還有出 鈦膜鬼話級0W20 的機油 真想試試 我的豐田柴油小巴士 這重機引擎用看看跑花東玩
如適合用這才是叫 離譜 理論 原廠用5W30 的機油 應該是可以 新科技早就跟 濃厚無關 跟剪力才有關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