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ete wrote:
缺電,講的是發電功率,不是發電量啊
對岸夏天尖峰比台灣更常跳電(尖峰功率不足),電動車推的更凶不是自殺嗎?
電動車要讓大眾能接受能普及,除了價格要親民,最重要的就是充電站的數量及快充能力,快充能力就是充電時間越短越好。
那麼要如何能夠在充電(做功)時間減少的情況下,產生一樣甚至更大的功率?
當然就是要提高發電功率
同時有1萬台純電車在充電
跟同時有50萬台純電車在充電
當然是同時間50萬台純電車在充電,對發電廠的負荷較大,較容易跳電。
所以電動車的數量的越多,對缺電的台灣當然是增加缺電及電價上漲的風險,更不要說充電站跟配套根本都還沒到位。
以台灣的條件,發展純電車,非常的吃力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