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在於ARTC的測試只有分合格與不合格現行法規不合格的門檻又低基本上只要不是山寨紙糊的車都會過車輛還是車廠提供的測試車這使民眾對市售車輛安全性的鑑別度等於零但我同時也認為政府會花大筆經費搞NCAP這種沒錢賺又會得罪車商大老闆們的東西的機率也是等於零
Cloudy Shiau wrote:公正第三方這個第三方應該是車商和消費者以外的第三方所以VSCC為何不能算是第三方?VSCC是政府組織NCAP系統中美國政府主導的NHTSA也算公正第三方吧?當然[公不公正]或[可不可信]是要另外討論的(恕刪) 非車商,非政府所屬,對我而言就可以稱為獨立第三方之前已經拜讀過您的大作您對ARTC和VSCC相當了解也只有在這個議題上才會看到您的出現建議您幫大家好好上一課吧
第五段(怒刪) ...左方ECE法規其實可看做是ARTC的權責內容 ... (怒刪) ... 但就算公告碰撞測試結果,按照國內的法規訂定,也僅有合格或不合格兩種結果,沒有太多實質上的參考價值 ... (怒刪)這樣說有點怪怪的,其實ARTC只是做測試的,法規權則應該在主管單位(VSCC)上。從法人單位背後的大股東就可以清楚分辦:ARTC背後為經濟部,成立目的在協助產業研發測試,讓車廠能有所長進。VSCC背後為交通部,這才是站在民眾立場,保障用車安全。另外VSCC發的合格證或許只有合格或不合格兩種結果,但廠商向VSCC申請合格證用的測試報告,應該就有相當的測試數據。
雖然不該一干子打翻一船人,但是珍惜家人、愛惜生命,請選擇進口車,至少有第三方的背書,而且以現在的時空,已有平價(與國產/台灣組裝價格差不多)的品牌可選。反正等到國產車沒有人想買的時候,大概T-NCAP就會出現了吧,就跟某個品牌賣不好才會下放6顆氣球一樣。
為什麼大家都偏好進口車車價跟安全性上的衡量 車商也都明白ARTC並非第三方公正單位 不過如果開始起步對於所有新車必須通過撞擊測試始能上市而不會被財團或是車商的手伸進去介入測試過程或是結果個人是樂觀其成的
不管任何國家民間機構的規範,臺灣都應該參考並加以改良,龐德大哥上次不就參與類似議題的某政黨的研討會嗎....臺灣多數進口車號稱外國原裝進口,但那是一回事,到底有沒有動手腳都需要第三方檢定。而市占率更高的國產車更應該有監督機制。